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8 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8 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11·济南模拟)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答案】D 2.(2011·湛江模拟)“西洋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如不变通,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之。”上述一段文字,为清代哪一历史事件之背景描述 (  ) A.革命运动 B.保路运动 C.维新运动 D.洋务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向西方学习“器物”的愿望,应为洋务运动。 【答案】D 3.(2011·泰安模拟)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解析】 从服饰的变化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解放。 【答案】C 4.(2011·盐城模拟)“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 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1世纪初 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解析】 “送嫁妆”仍说明保留我国传统的婚礼风俗,故选A。 【答案】A 5.(2011·大连二模)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清水秀的小镇为背景,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流行的迪斯科。当时喇叭裤、迪斯科的流行说明了(  ) A.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B.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C.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获得成功 D.西方国家对中国展开文化侵略 【解析】 迪斯科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世界的舞蹈,在中国的流行恰好说明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生活方式上开始受到西方影响。 【答案】B 6.(2011·杭州期中)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图表中的C点相对于B点呈现出剧降的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破坏农业经济 B.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 C.“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 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 【解析】 根据所学,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又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到1958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结合本题C点相对于B点呈现出剧降的趋势,正反映了“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恶化,本题选C项。 【答案】C 7.(2011·天津卷)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在政治制度、教育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能够推动这一变革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故选择C项。A项约在维新变法时期,政治制度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是在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之前,排除;D项约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C 8.(2011·浙江卷)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 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