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导学】2012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学业水平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同步导学】2012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学业水平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朱拓(tà)  间或(jiàn)  负疚(jiù)  两颊(jiā) B.剥豆(bō) 驯熟(xùn) 咀嚼(jǔ) 炮烙(páo luò) C.阜盛(fù) 敕造(chì) 发髻(jì) 绾着(wǎn) D.匙箸(chí) 倭寇(wō) 脂肪(zhǐ) 韶光(sháo) 解析: A.颊—jiá;B.剥—bāo;D.脂—zhī。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解析: A.嗑—磕;B.辑—缉;C.稗—裨;D.娑—挲,驶—使。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榴莲是一种很奇特的南方水果,刚开始接触,很多人不喜欢它的气味,但时间长了,耳濡目染,慢慢地就会习惯,甚至嗜好品尝。 B.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朝山海关方向望去,只见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和四野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C.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费投入就达8 000万元。影片还没有开拍,已经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D.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说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解析: A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B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使用对象不当。C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一般指坏事。感情色彩不符。D项,“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面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展览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类“危险人物”。 C.称歌迷为“粉丝”本无恶意,却让人们有意无意地把歌迷当做某种舞台装置似的“物件”,漠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期盼。 D.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与前年相比增加了50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因而比前年增长14%。 解析: A项,“唤起”与“行为”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应在“进入展览场馆时”后加上“这种系统”或“人脸识别系统”;D项,逻辑关系混乱,从业人数增加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而”使用错误。 答案: C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B.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C.“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答案: D 二、论述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关于儒学的价值观念,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曾论及:“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说明儒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重视伦理道德教化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统治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伦理教化的原则规范应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面对来生来世却不去过问和追求。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一价值观的表露。孟子提出修身立命说,荀子发展为无神论,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都批评了道教的神仙说和佛教的来世说以及无生说。因此,儒学的价值观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把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放在今生,放在当世,而不以彼岸世界为归宿。 儒学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孟子把有无伦理教化看做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学说认为伦理教化比刑罚还要有效。儒学在伦理教化原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结构体系。“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仁”产生出来的各种条目。没有“仁”,“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