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六章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土壤形成与分布 一、土壤形成因素 自然成土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成土因素: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人为因素 (一)母质 1.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 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偏砂; 基性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较粘重。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砂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 分较贫乏;页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丰富。 4.母质对土壤矿物组成的影响 5.母质对土壤发育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之,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但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在土壤中。 例如分布在我国华南的砖红壤是我国境内风化强度最深、成土时间最长的一类土壤,但母质对砖红壤的性质仍有深刻的影响。 二、成土过程 (一)土壤形成实质   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1.地质大循环(macro-geological cycle) 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3)淀积层(illuvial horizon) (B) A层淋溶下移物质淀积而成,矿质养分含量丰富。 (4)母质层(parent material horizon) (C) 位于淀积层之下,是未受淋溶和淀积作用,发育程度很低或未发育的岩石风化层。 (5)母岩层(parent rock) (D) polypedon 第三节 土壤退化与防治 一、土壤(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的概念 土地(壤)退化指的是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1)土壤(地)退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土壤(地)资源从数量上是无再生能力的,因而具有土壤(地)数量有限性的特点,但从质量上,可以改良培肥土壤,保持“地力常新”。 (3)耕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最珍贵的土壤(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二、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一)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2.影响土壤沙化的因素 3. 土壤沙化的危害 4.土壤沙化的防治 (1)营造防沙林带,实施生态工程,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2)合理开发水资源 (3)控制农垦 (4)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二)土壤流失 1.土壤流失的类型及其表征 土壤流失主要类型: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 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 2. 土壤流失的主要因素 (1)植被破坏 (2)坡耕地垦植 (3)季风气候的影响 3.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土壤薄层化 (2)土壤质量下降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 土壤流失的防治 (1)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 (2)防治兼顾,标本兼治 (三)土壤盐渍化及次生盐渍化 1.土壤盐渍化及类型 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1)现代盐渍化 (2)残余盐渍化 (3)潜在盐渍化 2.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成因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不恰当的利用,使潜在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层积聚的过程。 (1)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使地下水和土体中盐分随土壤毛管水通过地面蒸发而聚于表土; (2)利用矿化水灌溉时导致盐分积累于表土; (3)开垦利用心底土积盐层过程中,过量灌溉的下渗水流溶解活化积盐层中的盐分,随蒸发而表聚。 3.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1)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2)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 (3)精耕细作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自学) 第四节 土壤污染与防治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与污染类型 (一)土壤背景值 1.概念 土壤背景值即严格按照土壤背景值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尽可能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原始含量。 2. 应用 农田施肥、土壤污染评价、土壤环境容量、环境医学、食品卫生 (二)土壤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 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 2.土壤环境容量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