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参考】.docx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驾驶员的任务1沿着选定的路线驾驶车辆,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过程2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3遇到不利情况及时调整车速或改变车辆的位置和方向,甚至停车,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1信息感知-收集并理解信息2分析判断-判断道路与交通流情况3操作反应-肢体的操作反应阶段驾驶员的视觉特性1视力: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根据眼睛的状态和时间不同,又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夜间视力受光照度、背景亮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随着车速的提高,视力明显下降)2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对于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性适应过程。(暗适应: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后,视力恢复 明适应:由暗处进入明亮处,眼睛习惯后,视力恢复)3眩目:若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人的眼睛产生不适应感,形成视觉障碍。(简答题一、为了避免眩光的影响,可采取交通工程措施:如改善道路照明,设道路中央分隔带并种植树木遮蔽迎面来 车的灯光2.前灯用偏振玻璃做灯罩3.使用双光束前照灯,戴防眩眼睛.4.驾驶员内服药物等。)立体视觉: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感知能力。视野(行车速度越高,驾驶员越注视远方,视野越窄) 静视野:在静止状态下,头部不动两眼注视前方时,眼睛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动视野:头部不动,但眼球可以转动时,所看到的范围6、色视觉:(属性:色相、明度、彩度)7、视差: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四、反应特性: 从表露于外的事物引起反应到开始动作所需的时间,是从刺激到反应动作之间的时距。就驾驶车辆而言,对一个特定刺激产生感知并对它作出发应,应包括感知、识别、判断、反应4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疲劳与饮酒1驾驶疲劳种类及影响因素 种类:( 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下降和驾驶员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 疲劳种类: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从疲劳恢复的时间来看,又可分为一次性疲劳、积蓄疲劳和慢性疲劳。)因素:驾驶员生活情况、行车情况、驾驶员本人情况2疲劳对安全行车的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操作能力下降、判断失误增多。3饮酒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情绪不稳定;理性被麻痹,注意力下降;意识面变窄;信息处理能力下降;预测的正确度和自制力下降;危机感被麻痹,脾气变大,喜欢超速和超车等。动态判断动态条件下对距离和速度的知觉,例如正确估计超车的距离、被超车的速度和对面来车速度,提高超车效率。驾驶员的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气质差异外界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 1道路线形设计欠妥,可能使视线失去诱导,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增加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和驾驶疲劳。 2车辆的结构尺寸、仪表位置、操纵系统、安全设备等都对驾驶 有影响。 3环境的影响:交通标志的布设会约束驾驶员的行为;道路周围若有吸引人注意的干扰点,驾驶员的注意会分散;若沿途插放轻音乐,可加快车速;路上行人过多,会增加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等乘客的交通特性 乘客交通特性的共同要求是安全、迅速、舒适 乘客在旅途中希望观赏风光,休息及下车活动、伸展肌肉、减轻疲劳 乘客在长途旅行中会产生了解沿途情况的心情车辆的主要性能动力性能、制动性能、通过性、机动性、稳定性动力性能: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制动性能: 在车辆的安全设计中,最重要的操纵特性是制动和减速,而在实际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制动距离:从踏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为止车辆所驶过的距离,不包括驾驶员的知觉—反应距离。制动性能的稳定性: 是指制动性能不因制动器摩擦条件的改变而恶化的性能,可分为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通过性:是指机动车不用其它辅助措施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路面(潮湿、冰雪)、无路地段和越过各种自然障碍的能力.可分轮廓通过性和支承通过性机动性:指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稳定性:指机动车根据驾驶员的意愿按照规定的方向行驶,且不产生侧滑或倾翻的能力。道路的交通特性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G), 省、自治区、直辖市干线公路(简称省道S), 县公路(简称县道X), 乡镇公路(简称乡道) 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城市道路类别: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4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的。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 : 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性道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支路 : 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用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是一个地区内(如居住区内)的道路,是地区通向干道的道路,部分支路用以补充干道网的不足。)城市道路等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