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环境科学名词解释【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 环境科学 名词解释 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围绕人类空间包括影像人类生存发展的因素的总体。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士山事件,四日事件 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危害程度,以致破坏任何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对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像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空燃比:空气质量除以燃烧质量。 辐射逆温: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为强烈,较高的气层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 下沉逆温:又称压缩逆温。当高压区内某一层空气发生强度较大的气团下沉运动时,常可以使原来具有稳定结构的空气层压缩成逆温层。 平流逆温:由暖空气平流到冷地表面形成的逆温。 湍流逆温:低层空气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稳定程度。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直径为0.002-100um大小的液滴或固体粒子。 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多在100um以下。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 飘尘: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为小于10um的微粒。 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30um的粒子。 可吸入粒子(IP):粒径Dr=10um的粒子 大气污染类型:1、根据性质划分(1)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风速小,并伴有逆温的条件下,一次性污染物在低空聚集,生成还原性烟雾,如伦敦烟雾事件发生时大气污染的类型;(2)氧化型(汽车尾气型):大多发生在以石油为燃料的地区,污染物来源是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业。主要污染物的一次污染物是CO、NOX 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大气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能引起光化学反应,并形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醛类和酮类、过氧乙酰硝酸脂等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特殊气体造成的小范围污染)。 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的大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称为光化学烟雾。特征: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叶子,橡胶开裂,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产生条件: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的夏季和早秋时节。 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1)地理因素: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气流通过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影响风向风速变化,程度与障碍物的体积形状高低有关。如山脉阻滞,高层建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山谷风: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山谷风的转换期,风向不稳定,这是污染物大量涌入,由于风向摆动,污染物不易扩散,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3、海陆风:同陆地下沉气流和海面上升气流形成海陆风局地环流,污染物进入局地环流,使污染物不能充分扩散形成严重污染。4、城市热岛环流:这种风在市区汇集就会产生上升气流,因此污染物夜间向城市输送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城市上空存在逆温层时。(2)其他因素:污染物性质和成分:化学成分、固体颗粒粒径大小、浓度分布;污染源集合形状和排放方式:点、线、面、瞬时源和时间源,地面源和高架源,影响浓度分布。 帕斯奎尔扩散曲线法:应用观测到的风速云量云状和日照等天气资料,将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分为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用曲线表示级别随距离的变化。 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选择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4、改变燃料的构成;5绿化造林;6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出大气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实现大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对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做出限制,是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等,为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定。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