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态学课件【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落生态学 第一章 绪 论 1.1 群落生态学的内涵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1.群落( community):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有规律的集合,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结构单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2.关于群落概念的分歧 有机论学派:把植物群落比拟成一个有机体,把种群比拟成器官。认为群落就如有机体一样是个客观存在的实体,群落的演替类似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史,有发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阶段。代表人:克莱门茨、瓦尔明、布郎-勃朗开等。 个体论学派:认为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具有独立性,群落非自然界的实体,不可能象个体那样具有明显的界限。代表人:格李森、拉孟斯基、惠特克等。 拟有机论学派:把群落比作拟有机体,进一步演变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代表人:坦斯列。 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内容为: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群落的水平格局与分布规律;群落的性质与功能;群落的种间关系、发展过程;群落的演替与生态恢复;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的分类与排序等。 1. 2 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外貌。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1.3 群落生态学发展的简史 一、萌芽阶段——两千多年前,古人对森林、草原、沼泽等植物群体的认知。 二、奠基阶段——德国学者Humboldt于1799年赴南美考察后,于1807年发表了《植物地理学知识》一书,首先提出了群丛、外貌、群落的概念。 三、成长阶段——群落生态学形成独立学科是在19世纪中叶,代表人德国哥廷根大学的A.R.H.Grisebach。奥地利植物学家J.R.Lorenz等也作出了杰出贡献。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H.Vonpost创立了样方法。丹麦学者Warming于1892年出版了经典教科书《植物生态学。 德国Basal大学教授Schimper关注了群落生理生态的一系列问题。 四、发展分化阶段——到20世纪初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学科分化出许多学派。 (一)英美学派(动态、演替学派) 1、研究对象:北美及英伦诸岛的森林、草原、湖泊、海涂等。 2、特点: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学说而著名。 3、贡献:提出演替、顶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概念及相关理论。 4、代表人及代表作:Clements(美)1929年出版《植物生态学》,Tansley(英)1923年出版《实用植物生态学》。 (二)法瑞学派(区系、南欧、布郎-勃朗开学派) 1、研究对象:欧洲阿尔卑斯山及地中海沿岸的植被。 2、特点:以特征种和区别种作为划分群落的基础,比较强调区系成分。 3、贡献:建立了比较严格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制作大量的欧洲植被图。 4、代表人及代表作:法国Braun—Blanquet于1928年出版了《植物社会学》和瑞士的Rubel于1928年出版了《地植物学研究方法》。 (三)北欧学派(外貌学派) 1、研究对象:北欧地区的寒温带针叶林。2、特点:强调群落的外貌。 3、贡献:运用基础理论,建立了一整套细致的生态学分析方法。 4、代表人及代表作: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Du-Rietz于1921年出版了《近代社会学方法论》。 (四)苏联学派(俄国学派) 1、研究对象:欧亚大陆的寒温带草原、森林、土壤。 2、特点:重视植被生态与植被地理工作,着重于草原资源的利用、沼泽地的开发及北极资源的评价。3、贡献:建立一套新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4、代表人及代表作:俄国圣彼得堡大学的苏卡切夫于1908年出版了《植物群落学》、1945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编著了《苏联植被》。 五、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地的学者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1954年国际植物学会在巴黎正式成立,通常每年举行年会,并主编出版《植被》杂志等刊物。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国际科学协会委员会推动开展IBP计划.1971年在联合国科教机构的推动下,又开展了MAB计划的规划和实施。 六、群落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 古代对群落的观察和记载比较早。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禁锢、文化专制、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直到1927年钱崇澍出版了《安徽黄山植被和区系的初步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刘慎谔、樊庆笙、杨承元、郑万钧、何景等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40年代,侯学煜、郑万钧、邓叔群等发表了研究工作成果。50年代,曲仲湘、钱崇澍、侯学煜、李继侗、张宏达等不断有研究成果发表。1955年开始出版《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70年代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