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国教育史习题【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二、简答 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答:古埃及是公园前3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并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学校教育发展迅速。 (1)当时古埃及学校的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①宫廷学校,主要有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②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③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④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2)古埃及学校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注重练习书写、词令;重视数学和计算。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机械教学为主,不重解释和说明;学生主要靠模仿进行学习,机械训练和背诵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儿童所不理解的,教学上又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因而,体罚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 答:古印度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介绍其教育状况离不开对其中姓制度的了解。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对整个印度教育影响深远,印度教育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上。 (1)有关婆罗门的教育:由于婆罗门属于印度的高级的僧侣阶层,使得婆罗门教育的发展超过任何其他阶层。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与此相适应,教育非常注重维持种姓等级和宗教意识。婆罗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净行期;二是家居期;三是林栖期;四是遁世期,认为人生是一个自我亲证的过程,是一个幼年学习,长大持家,老而修道,最后舍弃一切的过程。 因此,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从3~5岁开始,除了学习日常生活习惯外,儿童主要是在父母指导下,记诵用梵文写的《吠陀经》,书写在这一时期并不重要。公元8世纪后,婆罗门教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儿童入学要经过一定的考察,学习年限一般为12年。学习内容是《吠陀经》以及一些基础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如语音学、韵律学。在古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理学生。 (2)佛教教育:印度佛教是根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但是它与婆罗门教有很大区别:一是反对“婆罗门第一”,主张“四姓平等”;二是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为了使教育面向大众,他们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来取代“梵文”,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僧徒学习12年,合格者为“比丘”(僧人),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在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诵为主;在高级阶段,教学采用了争辩和议论的方法。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一些著名的寺院吸引了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学习,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二、简答 1.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古希腊的著名城邦,二者的教育体制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 (1)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①政治上都是奴隶制城邦,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具有等级性,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战士还是公民,都是为国家政体服务的;②因时代要求,两者的教育都重视体育,斯巴达是为了征服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为了强大自己也重视体育教育,对公民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③二者的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 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岁;30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岁解除兵役。 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2)虽然二者存在以上这些共同的地方,但是由于经济、政治条件的影响,二者的教育体制也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