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宋钰卿 一、基本概念 1.抗生素: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 2.半合成抗生素:以微生物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的新的化合物。如: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利福平、丁卡等。 3.抗菌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不能称之为抗生素 4.杀菌剂:通过干扰细胞壁的合成或抑制关键代谢步骤而杀灭细菌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利福平、甲硝唑。 5.抑菌剂: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需依靠宿主的防御功能杀灭细菌。 二、抗生素的发展史 1929年发现青霉素 1940年分离提纯青霉素G应用于临床 1940-1950年从土壤中分离出多种抗生素产生菌,研制出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 60年代半合成青霉素迅速发展,头孢菌素萌芽。 70年代头孢菌素迅速发展,半合成青霉素中推出酰脲类青霉素。 80年代头孢菌素发展到第三代,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喹诺酮类抗菌药崛起。 80年代后期至今,对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不断深入,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新品种。主攻方向为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发展到第四代。 90年代在研制的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集中在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细菌耐药的现状及其对策机制 抗生素的滥用:促进耐药产生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主要责任:临床医疗中广泛存在的抗生素滥用 农用与兽用抗生素 促进动物生长、或是为了动物群体的治疗和预防而在饲料或水中加入抗生素 美国年产5千万吨抗菌药物,40%用于动物,其中的80%用作促生长剂,20%用于治疗 全球抗生素应用状况 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目前普遍存在过度或不当应用抗生素 美国住院病人每天1.9亿次抗生素给药中25-40%是不必要的 美国1.45亿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20-50%是不必要的 临床医生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上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有病毒引起 50-70%门诊处方中含有抗生素 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的情况大致相同,中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不亚于欧美国家 减少门诊抗生素的滥用,将有助于降低社区的细菌耐药性 五、细菌耐药性机制 1.固有耐药:是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如:肠道阴性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绿脓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天然耐药。 2.获得耐药:是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改变代谢途径,使自身对抗生素或抗菌药具有不被杀灭的抵抗力,如:产酶的金葡菌,MRSA等。 3.获得耐药的机制 ①产生灭活酶,改变抗生素结构使其灭活,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可水解三代头孢菌素与单环类抗生素。 ②改变靶位蛋白,改变细菌细胞内与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使细菌对该抗生素不再敏感,但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的聚积 改变外膜通透性,减少抗菌药物的进入 增强外流,使进入菌体内的抗菌药迅速外流 ③广谱青霉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④对绿脓杆菌有作用的是: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 ⑤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美西林、匹美西林 头孢西丁: 也属头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头孢菌素母核,并在7位C原子上有一个反式的甲氧基,系由链霉素产生的头霉素C径半合成改造侧链而制得。作用特点同二代头孢。 10.糖苷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B 特点: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对金葡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作用较强 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作用也良好 肾毒性强、血清肌酐升高、甚至肾衰竭等 长期应用可发生二重感染 耳毒性: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等 5.如病人身体状态差、年龄大、或合并有多种疾病或感染的病情重则不应再逐级升档的选用抗生素,而应“一步到位”,“重拳出击”选用泰能,万古霉素等疗效肯定的药物。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2.妊娠期: 血浆容量增加,肌酐清除率增加,通过肾脏排出的药物需略高于一般常用量 肝负荷增加,易遭受药物损害,避免使用四环素,红霉素酯化物 避免使用喹诺酮类、SMZ—TMP、甲硝唑、氯霉素 可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林可霉素、磷霉素 翅身印缸甄袄字患荤检续苟麓匿匪警忘灭滤慈准怕畏江匀译溜卑缕洁梦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肝功能减退时: 不需调整用量: 青霉素G、头孢唑林、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 禁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