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学分制实施方案.doc

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学分制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学 分 制 实 施 方 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我国新时期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学校决定从2012级起各专业实施学分制教学。实施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为保证其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技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我校试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对社会需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第三条 我校学分制的基本点是: 1、以学分表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份量; 2、承认学生个别差异,包括才能、特长、爱好、学习基础与勤奋程度等; 3、采取分层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基础选择相应学习层次和目标; 4、教学学制灵活,具有弹性;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参加社会实践。 第四条 我校学分制的基本内容为: 1、各专业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2、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 3、对同一门课程提出不同的档次要求; 4、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取得毕业资格。 第二章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第五条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的弹性教学制度,为保证各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我校各专业均应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 我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的长远目标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专门化方向选修课)和任选课(任意选修课)三种课型。 1、必修课 必修课是从事专业大类工作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职业群体所共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专业必修课模块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等文化基础课程及一些公共专业课程(含技能课程)。 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开设、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一般为考试科目。 作为必修课的德育、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约占总课时的30%。 2、限选课 限选课是体现职业专门化方向的课程,教学内容是从事一定专业岗位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在一个专业内一般设置多个专门化方向(含岗位工程),一个专门化方向的限选课一般由相关的几门专业课(含技能课)组成。限选课程应尽量综合化,并形成小模块组合。 限定选修课是指在专业业务范围内,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必须选修的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或课程组。 专业课的必修课和限选修课的比例根据不同专业而定,但必须保证理论课时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3:4。 3、任选课 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自由选修,以拓宽、优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任选课包括其它专业的限选课,非必修的各种有效的职业资格鉴定和技术等级考试及综合素质提高课程,约占实际授课总课时的10%—15%。 任选课应当适当集中安排。(包括跨专业选修课) 第七条 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将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按课程内在的递进关系在各学期科学设置。 第八条 各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研组负责拟定,经教务处、主管教学校长初审,由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三章 学分的确定和取得 第九条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计算学分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以学期为计算单位,学分计算的最小分值定为0.1分。 第十条 学生学分一般由学业课程学分、实践课程学、奖励学分组成。 1、学业课程学分:以学期为单位,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一般课程以每学期每周授课时数为学分数,折合18个学时计1学分,即每学年总课时/18=课程学分。对不足一学期的课程以实开周数与学期上课周数之比进行折算。 2、实践(实训)课程学分:毕业实践、综合实习,以1周为1个学分。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以32课时为1个学分。 3.奖励学分:批学生参加的各类比赛获得的荣誉等折合的学分,总奖励学分最多不超过15分。 第十一条 采用学期课程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份量和成效,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可通过补考,在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第十二条 对学生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