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厂安全教育
第一节 安全生产的意义
安全生产的意义
1、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江泽民主席的安全指导思想: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3、安全教育的目的: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4、工作的首要任务:尽快、尽早、尽多发现事故的潜在源头
5、四到的内容是:看到、听到、闻到和摸到。
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⑴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⑵事故员工和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
⑶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⑷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安全标志
红色表示禁止,也表示放空管线。
蓝色表示输气管线的阀门或设备,以及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输气管线的主管线,也表示警告注意。
绿色表示安全通行状态。
黑色表示排污。
天然气的有关性质
天然气的分类:油田天然气、气田天然气、凝析天然气。
天然气的爆炸性:
燃烧:物质发生激烈的氧化,是连续稳定的氧化过程,伴随现象发出光
和热。
爆炸: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激烈氧化,瞬间向外传播,发光发热并产生
冲击波,是不连续不稳定的氧化过程。
爆炸上限:当空气中含有天然气时,其含量一直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和物的那个量。
爆炸下限:当空气中含有天然气时,其含量一直减小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和物的那个量。
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一般为5%-15%
天然气的节流效应:气体遇到压力突变例如节流阀引起温度的急剧降低甚至产生冰冻。
节流效应的危害:
产生水化物甚至结冰;堵塞管线设备仪表。
火灾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质
2、有氧或氧化剂
3、有点火源
二、燃烧的特性
1、燃烧:物质发生激烈的氧化,是连续稳定的氧化过程,伴随现象发出光和热
2、反应特征
(1)、发光、发热
(2)、生成新物质
3、点火源的种类
(1)、明火及高温表面
(2)、摩擦和撞击
(3)、点火花
(4)、静电
(5)、雷击(直接雷击、感应雷击、雷电冲击电压、球形雷击)
(6)、易燃物自行发热
(7)、机械和设备故障
(8)、绝热和压缩
4、燃烧的分类: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火灾的预防、限制、扑灭
和疏散措施的概述
一、预防的措施
1、就是在火灾发生之前预先防止火源点燃的措施,是一种最根本的防火措施,这种措施是把有起火危险的物质以及具有点火能量的着火源有效地恰当地进行管理,使它们无法造成起火条件。
2、限制火灾的措施:
(1)、防止可燃物的堆积;
(2)、使建筑物设备成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3)、设备安装防火墙、防火门、防油堤和防液堤;
(4)、留出空地;
(5)、将危险物设施埋在地下。
3、灭火措施
(1)、初期灭火:刚刚起火时,最初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2)、正规灭火:企业消防队或城市消防队采取的灭火措施。
4、疏散措施
第四节 爆炸事故预防
一、爆炸现象及其分类
1、爆炸: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激烈氧化,瞬间向外传播,发光发热并产生冲击波,是不连续不稳定的氧化过程。
2、爆炸现象的特征
(1)、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以MS量级作为衡量爆炸过程所需的时间。
(2)、爆源附近的压力急剧升高,这是爆炸的主要特征。
(3)、爆炸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通过爆源附近的介质向远出传播,这是爆炸能够使远距离物质遭到破坏的原因。
二、爆炸的破坏形式:分为直接爆破作用和冲击波的杀伤效应,爆炸产生的高温产物所引发的火灾,化学类物质爆炸产物扩散的毒害作用。
三、化学爆炸事故特征及其预防
1、天然气发生爆炸的分类
(1)、简单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3、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
2、化学爆炸的基本特征:爆炸中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爆炸的能量来于物质迅速的化学变化释放的化学能。
3、化学爆炸机理
(1)、爆炸的先决条件:爆炸物质在空中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的物质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2)、热反应机理和链式反应机理(链激发、链发展和链终止的三步顺序)
四、气体爆炸参数
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
(1)、爆炸极限的概念: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浓度范围,这一固定范围通常叫做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用空气中的百分比表示,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①初始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会使爆炸范围扩大,危险性增加。
②含氧量的影响:含氧量增加,对下限影响不大,使上限显著增加,爆炸范围扩大。
③惰性气体的影响:加入惰性气体后,使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缩小。
④爆炸容器的影响:容器材质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