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1 人教新课标版.ppt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1 人教新课标版.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省区域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阅读课本P74和图8.17,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试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度之间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 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阅读图8.17和8.18 总结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特点 比较三个城市的气候图,说出该地带的气候特点 这种地形和气候对长江沿江地带有何影响? 根据地形图或景观图分析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地形差异?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长江干流武汉以下可通航5000 t级以上海轮,南京以下可通航2.5×104 t级海轮。实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本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古都南京,秀丽的黄山、庐山、神奇的三峡,还有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此外,楚文化遗址、三国遗迹、名人故里、宝刹禅林、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大力开发,并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商业、饮食、城建、园林、文物、文化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阅读课本P77和图8.21,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区别 上游: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能源缺乏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带,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P77图8.22,回答: 1、以长江为横轴连结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图形; 2、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的作用;沿江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 3、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有何内在的联系。 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 2、? 在图中找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上游城市密度 中游城市密度 下游城市密度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许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 d.沪宁杭工业带 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 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共创新局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