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屿 毁了家园 断了后路
2012年06月20日 中国环境报
贵屿,一个富庶的中国东南沿海小镇,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因为污染问题而“声名远扬”。电子拆解业在给当地人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几乎完全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进而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当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小镇,在感受繁华的同时,也被这里犹如灾难般的污染现状所震惊。20多年过去,环境污染缘何仍然在继续?当百姓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基被毁掉,沦为环境难民时,谁又该为环境污染埋单?
电子拆解业改变了整个贵屿,首当其冲的是大大小小的河涌。作为上个世纪前半叶潮汕地区的水路枢纽,在贵屿电子垃圾拆解时代成了垃圾倾倒坑,无一例外成了黑黑的臭水沟。
20多年来,贵屿得到的教训可以说极为惨重。但是,令人悲哀的是,今天的贵屿依然没有改善。
污染每天都在持续,对这种污染行为的默认态度,无疑加剧了污染。
一问 污染换财富值得吗?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贵屿镇开始涉及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由于获利丰厚,整个行业规模逐渐扩大。
记者拿到的一份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贵屿镇还存在3207个家庭作坊、7.5万多人从事废旧电子塑料拆解处理产业。
一位在贵屿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生意的外地老板向记者透露说,上世纪90年代入行的老板们都是靠“一把大锤,一把螺丝刀”起家,现在身价起码都在上千万元以上。
贵屿每一条街道都很相似:到处是簇新的楼房,豪华的小汽车,还有路边黑臭的河水。每一幢楼房下面,都堆积着电子垃圾,从旧电脑、旧电视再到旧电冰箱。街面上到处是电子垃圾拆解作坊,作坊里三三两两聚着工人,正熟练而匆忙地对各种电子垃圾进行拆解,偶尔还可以看见工人们在房间里烤制电路板,刺鼻的烟雾从狭小的门缝中飘出。
这股味道几乎成了贵屿的一张名片。大约在6年前因国内外媒体以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而使贵屿“声名远扬”。
贵屿人处理电子垃圾的方式原始而简单:先手工拆分出电线、塑料块和电路板,塑料块卖给附近的塑料厂,电路板被放在电热器或炭火炉上烤熔出零件;芯片、电容和二极管等可被二次利用的零件,被搜集起来卖给做零件翻新的商人;剩下的电路板则被用作提炼贵金属。用电烙铁熔出铜、锡等金属的工艺叫“烧板”;用强酸析出黄金的工艺便是“洗金”。
贵屿镇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单从价值利用率来看,贵屿几乎代表了世界废旧电器回收技术的最高水平。记者在贵屿采访时看到,街头巷尾都张贴着各种标有铜、钯、铝等几十种金属的供货信息。
记者一行乘坐出租车从贵屿镇出发,在向北林村行驶的路上,远远望见黑黄色的烟雾遮天蔽日。顺着黄烟的方向,我们想靠近一些一探究竟。但是,出租车司机出于恐惧,不愿意带记者前往。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步行前进。记者看到小路左侧一条条油黑的小河沟漂浮着塑料垃圾,河岸上堆满了电子垃圾和生活垃圾。
我们走近一位正在拣金属零部件的拾荒者。很显然,记者的到来让他很警觉,对一切问题,他大多以“不知道”、“不清楚”回绝。不远处,一位专门负责此地垃圾焚烧的老人更是对记者的到来表现出强烈的敏感,第一反应就是问:“你们是记者吧?”
穿过狭窄的沿河小路,伴随着浓烟滚滚,走进小路的深处,空气中夹杂着的怪异酸味迎面袭来。透过烟雾望去,一个大盆在地上熊熊燃烧,发出刺鼻的酸味,让人窒息,根本无法久待。
电子拆解业改变了整个贵屿,首当其冲的是大大小小的河涌。作为上个世纪前半叶潮汕地区的水路枢纽,在贵屿电子垃圾拆解时代成了垃圾倾倒堆放坑,无一例外成了黑黑的臭水沟。
有些年纪的当地人都能回想起过去河涌水清时贵屿的风光景色。而现在,他们只能面对这样一条条散发出难闻气味、充斥着重金属污染的臭水沟。记者一行在贵屿、北林和南阳等地采访,在路旁看到成百亩抛荒的土地,看上去有好几年没有耕种过了。目前,除了在龙港东部以及南阳乡等地还有少量耕种的稻田,整个贵屿的田地基本上全被抛荒。由于土地和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种出来的粮食当地人都不敢吃,而是拿到外地去卖。
在贵屿,那些没有参与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农民非常贫穷。由于内涝区本身环境的影响,更由于电子垃圾拆解对当地水质的污染,这些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耕种。很多这样的家庭连孩子上学也供不起,他们沦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品。
二问 长期污染怎么就是刹不住车?
面对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还有那一片一片因为污染而无法耕种的土地,人们不禁要问:贵屿电子垃圾污染缘何长达20多年之久?是谁纵容大量非法作坊肆无忌惮地生产?
早在2000年左右,原广东省环保局向广东省政府上交了《关于潮阳贵屿镇拆解废旧五金电器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请示》,广东省政府责成汕头市、潮阳市马上进行综合整治。2001年3月,汕头市、潮阳市分别在贵屿镇召开整治环境污染现场会,其中有4种行为是严格禁止的:严格禁止用化学药物提取有色金属行为;严格禁止偷烧垃圾、电线、塑料等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