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蒲黄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设计.docVIP

每蒲黄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黄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设计 摘 要:目的 确定蒲黄炭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蒲黄炮制工艺历史沿革与研究进展,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总黄酮,结合正交设计对蒲黄炭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蒲黄炭;总黄酮;炮制;正交试验 蒲黄系香蒲科香蒲属多种植物的花粉,药用历史悠久。汉代《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血瘀所致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对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症有止血作用。在临床应用时,除直接用生品外,还广泛用其炮制品。现代对炮制作用的认识与古代基本相同,认为生品偏于活血行瘀,止痛,炮制后偏于止血。蒲黄的炮制方法有蒸、焙、炒黄、纸包炒、炒黑等,其中以炒黄、炒炭为主。现代对蒲黄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炒黄、酒炒、醋炒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生蒲黄和蒲黄炭两种饮片,且蒲黄炭无检测标准[1]。蒲黄中黄酮类化合物为蒲黄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2],故本实验以总黄酮为指标,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总黄酮,结合正交设计对蒲黄炭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筛选出蒲黄炭炮制的最佳条件。 1.蒲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1.1《雷公炮炙论》记载“雷公云:凡欲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此处为蒲黄炮制入药的最早记载。唐代时,《经效产宝》中记载有炒黄的方法。宋代沿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 和“微炒令赤”(《产宝杂录》) 之分。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九治妇人诸疾项下,失笑散注脚为“炒香”;在宋大明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载“破血消肿者,生用之;补血止血者,须炒用”。元代和明代关于蒲黄的炮制仍以炒用为主。元代《汤液本草》中记载蒲黄破血消肿时生用,补血止血时炒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 “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在《景岳全书》 中记述蒲黄为:“凡欲利者宜生用, 欲固者宜炒熟用”。而至清代,蒲黄出现了炒炭的炮制方法,在《本草分经》中说到“凡欲利者宜生用,行血消瘀, 炒黑性涩止血”;汪昂也在《增补本草备要》中论述“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清末张秉成的《本草便读》 蒲黄项下则记载:“ 尤宜炒黑则能止血,以红见黑则止,水胜火也。”综合历代本草的记载,蒲黄的炮制方法有蒸、焙、炒黄、炒黑等,其中以炒黄、炒炭为主。清代医家受元、明医家对某些止血药须炒炭的影响,推崇“红见黑则止”的理论,认为炒炭止血效强,故将蒲黄炒用衍变成炒炭,并沿用下来。现代的蒲黄炮制主要是结合目前蒲黄的止血止痛、活血祛瘀利尿的功效,基本继承了古代炮制方法,各地方主要炮制品种规定为生蒲黄、蒲黄炭。 1.2 炮制作用 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止痛、利尿等功效。生品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活血祛瘀、止痛、利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出血证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有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快,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气喘欲绝的蒲黄散;《千金要方》中记载有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的续断止血方。蒲黄炒品缓和了寒凉滑利之性,性涩而能调血止血,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咯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耳亭耳,阴下湿痒等。如治产后心腹痛欲死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之蒲黄丸(《圣济总录》) 等。蒲黄炭品主要取其收敛止血之效,用于各种血证,更以崩漏、带下、泄精效佳。 蒲黄的现代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泌尿系统疾病,治疗眼出血,妇科疾病,过敏性紫癜及其它出血性疾病[14]。 1.3 蒲黄炮制工艺现代研究 目前蒲黄炭炮制无统一规范的工艺要求,其火候掌握主要依靠药工技术而定,以外观性状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对于蒲黄炮制品的质量规范,各版《中国药典》蒲黄炭的描述略有差异,1977 年版及其之前的药典规定:“炒至黑褐色,存性”。而从1985 年版开始,蒲黄炭项下则规定其颜色为“棕褐色”。2010年版药典对蒲黄的炮制规定为:“生蒲黄,揉碎结块,过筛;蒲黄炭,取净蒲黄,照炒炭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ⅡD炒至表面棕褐色。” 蒲黄为花粉类药材,粉末较细,炒炭时容易受热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操作时反复翻动,粉末飞扬,造成药物的损失,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炒制成炭后易引起燃烧等问题,近些年对蒲黄的炮制工艺改进较多,大多改进都采用恒温箱烘制蒲黄炭[3],且取得了满意效果。还有用蒲黄鲜品或干品闷润后炒炭,控制温度在140℃用中火炒制,亦可避免上述问题[3]。刘建波[5]等以蒲黄中鞣质含量及蒲黄炭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为检验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温度控制在130~150℃,炒制3~4min为制备蒲黄炭的最佳工

文档评论(0)

baby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