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关于教育的好文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教育试验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教育回归本真,育人教书重于教书育人 安徽省休宁县兰渡村,一个环境宜人的小山村,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正在进行。 2005年9月,有人在村头一座被弃用的校园门口挂上了白底黑字的新招牌——“休宁德胜平民学校”。三面环山的校园,数栋一层高的红砖瓦房、杂草丛生的操场和几亩土地,成为聂圣哲推行平民教育的“试验田”。 这是一场大胆的实验,它实践“先育人、再教书”的办学思想。聂圣哲就像一个设计师,把在公司行之有效的一套理念和做法移植到了学校。真正的执行者是一位做过刺绣工人、只有高中学历的女校长。 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的聂圣哲就是休宁人,做过大学教师,曾留学美国,如今在苏州管理一家擅长建造木结构别墅的企业和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他不满现行的教育状况,以为“只有给家乡的穷孩子提供有效的教育,才能把他们从贫困中解救出来”。 他心目中的有效教育,指的是陶行知大力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和“乡村教育”。陶先生在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教育思想,仿佛就针对今天的教育困境而言。“我愿以陶行知为榜样。”聂圣哲说,他创办的平民学校便遵此而行,把“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作为校训。 校方挑选学生,如同选择朋友,只有那些贫穷、厚道、勤劳的农村家庭才有资格将他们的孩子送来,接受全免费的教育和寄宿制管理。学校每年招一个班,目前只有3个年级百余名学生,其影响却早已飞出偏远的小山村。 培养劳动理念和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自己洗床单 这些6~10岁的农村孩子身上显示出令人惊叹的自理能力。他们需要打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洗衣、负责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和蔬菜瓜果的生长。 学校每天安排有大约一小时的劳动时间。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宁静的校园变得热闹而忙碌,那些小小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每一处。从他们的姿态和神情看来,劳动是个很愉快的过程。 “你每天要做这么多事,不麻烦吗?” 9岁的方建国,眉毛一挑,神气地回答:“你觉得麻烦,我不麻烦。” 3年前讨论设置平民学校的课程时,校长张晓琳原本只打算每周排两节劳动课,被聂圣哲否决。“每天必须要有劳动课。”这个平头男子严肃地说,“就算没事干,也要把石头从这里搬到那里,再从那里搬到这里。”张校长觉得不可思议,但孩子们的变化让她逐渐理解了“聂总的思想和用意”。平民学校的简介中,有一段话强调学校“重在心理上灌输平民意识,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劳动理念、劳动习惯和敬业精神”。 对学生而言,事无巨细。飘落的枯叶需要拾起,渐渐长高的杂草必须拔掉。学校会议室里招待客人的矿泉水一旦少于10瓶,学生会径直走到校长办公室拿来新的矿泉水补上。 他们逐渐学会了认真拖地、擦洗桌子和床架,力图使它们一尘不染。当拖把用完后,孩子们习惯撒上洗衣粉,用小手使劲地揉搓。 如果你想使用这里的厕所,完全可以抛却固有成见,大方地走进去,它虽然简单,却比很多城里的卫生间还要干净:没有刺鼻的异味,很难看到随意丢弃的废纸和尿液的痕迹。那些碍眼的痕迹即使躲过了水流的冲洗,也难逃孩子们手上的刷子。 两名三年级的男生抬着一桶重约十几公斤的粪水从校外稳步走了过来,旁边跟着一位生活老师。这桶肥料被孩子们配上一定比例的清水后,浇灌到了长有空心菜、南瓜、辣椒、韭菜、山芋、西红柿和茄子的菜地里。他们被告知这是有机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还学会了把木炭灰细心地埋进土里。 “整地、播种、栽苗、施肥、除草等全过程,学生们都要参加,而且是主力。”望着生机勃勃的蔬菜瓜果,张校长兴高采烈地说,“只有懒人没有懒土,只要播种就有收获。这样的大道理不需要空讲,通过这些过程,孩子们都能懂得。”那些稚嫩的小手种下的蔬菜终有一天会成为孩子们的盘中餐,这时,张晓琳会听到他们的欢呼、掌声以及洋溢在脸上的满足。 有专门的厨师负责做饭菜,但每天的晚餐会有三名学生“帮厨”,做力所能及的杂事。用餐是一个井然有序、分工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列队进入餐厅,他们记住了不守秩序的后果,“会什么事都做不好”。饭后,有人擦桌子、拖地、洗碗。碗筷收拾完毕,只剩下踩有脚印和污水的地板时,两名同学用脸盆装水一遍遍地把它冲洗干净。 40多岁的张晓琳看起来很精干,她十分乐意领着记者参观孩子们的寝室。漱口的杯子牙具、毛巾和床沿下的鞋子,存放擦布、刷子、拖把等劳动工具的杂屋和洗澡用的更衣间,都整洁得让人惊讶。记者后来有两次突然出现在这所学校,发现这种整洁是一种常态。 26岁的张伏兰显然被学生们的表现折服了,她寻思3年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这里。两个多月前,张从一名农村家庭主妇成为平民学校的生活老师,负责管理一年级学生的生活起居,她以为这是一个保姆的角色,没想到连床单都是孩子自己洗。 她睡在与学生寝

文档评论(0)

fETyiQSn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