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中医药养生延缓衰老
【摘要】 衰老既是一种病理变化,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其中,肾中精气是决定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活动的主要条件。主宰着人的寿命和生命质量。老年病的特点是多脏虚损为重要因素,而肾衰是致病之本。把补肾精与调养五脏相兼顾,辨证要准,立法要稳,审因论补,扶正固本,慎施戕伐。
【关键词】 中医药;养生;延缓;衰老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3-01
1 肾为先天之本
肾中精气,主宰人生,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先天之精”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肾中精气不断充盛,促进着幼儿骨骼及智力的发育,进而化生出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天癸”,男子产生精子,女子月经来潮,具备了生殖力。因此,当肾中精气充足时,精力充沛,骨坚牙固,耳目聪明,毛发润泽,二便自调,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由充盛逐渐转向衰退,“天癸”的生成减少直至耗竭,生殖能力下降,以至消失,人也就从中年而转入老年,出现骨枯髓减脑空,身矮背驼、腰酸耳鸣、齿摇发白等老态。
2 肾衰是致病之本
人的脏腑、经络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五行生克挂钩,肾与其他脏腑紧密联系,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维持机体的平衡调节。肾阳的温煦,肾阴之化生是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与血液化生、循环,津液输布的重要保证。人到老年,肾中精气渐衰,精不足则化气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推动脏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充,可致阴亏血少,诸脏、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使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病,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气血阴阳亏损。如若再受外邪侵袭,精神刺激,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则会使脏腑功能衰退加快,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发生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一系列病理表现。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异常,耗伤机体的正气,加速机体的老化。临床上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老年性痴呆、肿瘤等疾病,有时可使病情发生大的起伏,甚至酿成危重症情威胁生命。
3 补肾益精便能延年祛病
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是肾气盛衰的演变过程。进入老年,体质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诸脏腑功能多为脆弱,表现为抗病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易于发病,易于传变,脏腑精气易损而难复,其中以肾中精气衰少为根本。因此,对于老年病的治疗应重视护养正气,老衰久病,补虚为先,使脏腑机能振奋,体质增强。若纯使用壮阳之品,或获一时之效,但势必耗损精血,使虚损益甚。故必须采取补肾填精,助阳化气之法,使精生气,气生精,精气充足,从而推动脏腑功能,达到神聪形健,益寿延年之目的。只有把补肾法与调养五脏相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的作用。由于肾与五脏是一种相互资生的关系,所以通过调养五脏气血,可以达到治肾之目的。
4 针对病因,审因论补
老年病以本虚为主,“两虚相搏”之机遇甚多,最易招致邪侵。老年病又以慢性、危重病症多见,脏腑功能虚弱,气化不力,血行不畅,痰湿凝滞,邪易聚而难散,出现正虚不能胜邪,虚实夹杂之证。正虚遭邪侵,邪滞更伤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邪结不祛则正气难复。但治疗之法不可与年青体壮之人同日而语,老年疾病无论何证,都难以承受攻伐。此时治疗上尤以重视正气,老年人之正气,皆刻刻固护。因损之极易,培补甚难,但不可过。一般应在扶正的基础上进行祛邪,如活血化瘀,化痰利湿,通腑泄浊等,这样有利于病邪的消除,有利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年迈之体,辩证要准,立法要稳,选方要精,用药要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对症下药,多可起力拢千斤的作用。
5 天年养生益予延缓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人的寿限为“天年”,指出“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尚书.洪范》亦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然人到中、老年时期,由于肾气衰退,精气内虚,出现了无法抗据的生理性衰老过程,许多老年病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进而促进衰老过程。要延缓衰老的过早到来,就要平时注重养生。
5.1 调摄机体 人体脏腑机能活动常受精神意志影响,孙思邈说:“老人之性,心恃其老,无有藉在,率多骄恣,不循轨度,忽有所好,即须称情。”情志过激,能引起脏腑气机逆乱而产生种种病变,因此要十分注重调神(心理卫生)。同时要陶冶自己的性情,例如要丹青书画,习书楷字,或吟吭高歌,使精神安逸行畅,如孙思邈所云,善养性者“性即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5.2 动静结合 动是指运动、活动,静是指休息,放松。进入中老年,由于脏腑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备急千金要方》)应注意劳逸结合,尤其需要进行一些适度的体育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