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详解.docVIP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韩愈《师说》) (3)(屈原《离骚》) (4)(王维《使至塞上》) (5)(杜甫《春望》)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C 【解析一】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义笃而辞质”中的“笃”和“质”的位置相同,都是形容词,把“深厚”代入后很通顺,推断“笃”为“深厚”意,正确。B.“期”可用联想推断法来判断,在成语“不期而遇”中就是“约定”之意。C.“索”,根据语境把单音节词语译成双音节词语“索取”即可。D.“鲜”,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终鲜兄弟”,意思为“少”。 【解析二】“索”是求取,索得的意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分) ①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D.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分) (2)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1)()(1)()(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AD 【解析一】本題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A项,黄忠并没有与大守出城投降,而是“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也只用弓箭射中关羽的盔缨”。D项,赵伯韬提出来要借款给吴荪甫亏损的益中信托公司,条件是把益中信托公司抵押给自己。吴荪甫回去和别人商量后没同意,煞后放手一搏去投资公债,后来也失败了,所以他彻底绝望了。 【解析二】“太守”未投降,反而怀疑黄忠,后被魏延所杀,故A错;赵伯韬并未告诉吴荪甫兼并之事,故D错。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2)为什么(3分1)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 【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别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2015年4月23日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10.文(2分)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

文档评论(0)

wITNPMiEE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