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作坊式开发
作坊式开发虽然只是对软件开发形式的一种比喻的说法,但深究起来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在此我粗浅地探讨一下作坊式开发被广泛采用的一些原因,不谈所谓作坊式的企业之类大的话题,只就开发方式层面上的相关思路理一理,对工程化管理内容也不再赘述。所述之言为个人观点,观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里讲到作坊式,主要是指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而言的。所谓作坊式生产模式大同小异,一般情形是:由一个掌握了某种技能的匠人,带领几个不需太多技能的伙计进行全程生产,匠人的技能是由其师傅口传心授的,其他人基本上插不上手。生产过程中由匠人以他的一套规矩来安排,不需什么规程、制度,更不需要做什么计划、方案。匠人在作坊里的技术权威使得老板也不敢对其指手画脚,否则他会 撂挑子,事情成败取决于匠人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生产过程基本上是无序的、无约束的,老板作为管理者角色的职能几乎谈不到,甚至受匠人的摆布,除非老板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匠人。 果真以作坊式这样的含意来比喻我们的软件公司的开发过程,那我们的软件开发技术骨干们将无不怒发冲冠了,IT业毕竟被称作高新技术行业,而拿我们掌握技能的骨干技术人员比作小作坊的匠人,这无论无何是一种恶劣的、污辱性的诋毁!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的确?quot;作坊式开发比喻是较为恰当的。 公正地说,就以此方式我们还是成就了好多成功的应用开发项目,甚至可以说此法支撑起了软件开发的初期事业。比如,DOS时代国内众多的电脑编程高手开发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个人软件产品,如严援朝的CCDOS,王永民的五笔字型,吴晓军的2.13,朱崇君的CCED,以及求伯君的WPS等等。DOS时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一个人就可以叱咤风云。 如果你承认我们几千年民族手工业正是由作坊里的匠人们支撑的,那作为刚刚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应用软件开发业,沿袭了我们的民族传统,应该说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同样,我们继承了DOS时代先辈们的一些生产模式,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是,在我们的作坊里还是有了太多的项目失败,这种失败或者表现为无法实现的不可为、或者表现为开发周期的不可控制、或者表现为项目结果为用户所不认可、或者表现为项目最终的严重亏损,这种失败的惨痛出乎我们的意料,以至于我们无所是从。再加上技术人员、资金严重匮乏的困扰,软件开发管理举步维艰。 作坊式的软件企业中,很多东西都是装在开发人员的脑子里面的,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开发骨干走了,就造成整个公司的瘫痪。赌注完全押在这一两个人的身上,资本投入风险很大,如果研发骨干一个人另谋高就,公司投资等就将全部付之流水,作坊式的运作模式严重阻障了软件企业的成长。 软件开发本身确实是一项复杂、艰苦而又充满着风险的工作,唯其如此,几十年来中外软件开发业的专家和学者们在大量的失败项目中总结着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陆续创立了相关的学说并应用于指导软件开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项目开发过程上借鉴一般工程过程建立了软件开发的工程化理论,在开发方法上总结有结构化分析方法、组件式开发、净室开发以及目前较为推崇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开发方法等等,在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上有CMM、ISO等一些成熟的体系。这些规范化理论和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发展中日趋成熟和完善,并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工程化管理和规范化实施起到了革命性的指导作用。 事实上,但凡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在大学里就学过《软件工程》这门课,所有上面提到的一些理论知识都全面涉及,在此就不讲其具体内容了。纵观这些指导性的理论以及我们所采用的开发方式,我们说,作坊式开发对小型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在一定程度是不违背快速开发理论的;但对于稍成规模的小型软件(更不用说中、大型的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那就必须遵从于工程化理论的原则和方法,落实规范化的管理,否则失败的风险将伴随着整个开发过程,而且越到后期失败的可能性会越大,一旦失败,其经济损失也就会非常巨大。 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工程化理论,为什么往往不为我们所广泛忠实地采用和贯彻呢?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值得探究!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市场对软件工程化开发的意义理解不够,没有形成广泛的支持。 应用软件系统本身的内含都包括哪些?对于用户来说往往只局限于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这样一个肤浅的理解,不知道还应有计划、调研分析、方案、设计、质量监督、测试、培训、系统说明文档等等的内容;对?quot;程序是做什么的?应达到怎样一个目标?这样一些问题一般没有从主观上得到重视,更难谈到从根本上把握。 之所以如此,就如同在规范化工程理论发展成熟的今天,我们仍以作坊式开发模式进行生产一样,信息化建设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时期,而大多用户对其本质方面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机器代替手工这样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普拉提和瑜伽馆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极速60秒.ppt VIP
-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doc VIP
- 项目插花艺术-全校公选课.doc VIP
- 极速60秒的图片.ppt VIP
- 展频IC规格书之 SSDCI1108AF _REV3.1.pdf VIP
- 2024 CCF非专业级别软件能力认证(CSP-S)第一轮真题.pdf VIP
- TCFNA6104-2022 食品安全-月桂叶(香叶).pdf VIP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 .pdf VIP
- 三水平立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更换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