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式养老”生活.docVIP

一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式养老”生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式养老”生活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越多越多的独身老人因儿女反对、财产继承等问题而不能再婚,空巢老人的养老遂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难题。在河南郑州,一对老人以兄妹相称,尝试“互助式养老”,尽管承受着各种非议,但他们生活得很快乐——   无奈的创新   在郑州市二七区陇海社区,74岁的刘玉堂和69岁的罗景荣同进同出,有说有笑,常惹来羡慕的目光。其实他们不是夫妻关系,也非老年情侣,而是在尝试一种“互助式养老”。他们以兄妹相称,经济上实行AA制,且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两年多了。   选择这种养老方式,对两位老人来说,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无奈。   刘玉堂是位铁路工程师,育有两儿一女,孩子们早已分家另居。10年前,老伴去世,经人介绍他又结了婚。想不到女方体弱多病,刘玉堂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对方,身体有些吃不消,更谈不上安享晚年。在儿女们的一致建议下,他与女方和平地分手了。   罗景荣是位中学退休教师,心直口快,性格开朗,其经历与刘玉堂有些相似。丈夫去世时,儿子读小学,女儿读初中,怕再婚对孩子影响太大,她一直等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才考虑再婚。然而,婚后第五年,第二任丈夫又不幸病逝,并留下了一套房产。没想到对方的儿女打上门来,骂她气死了他们的父亲,图谋他们家的房产。罗景荣非常气愤,生平打了第一场官司,虽然赢了,但她内心的伤痛至今未能平复。   有过两次婚姻后,很像是“吃伤”了,刘玉堂和罗景荣对婚姻不再抱希望。然而,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双休或节假日过来团聚一下,短暂的喧闹过后,他们面对的是独居的孤单寂寞。为了丰富晚年的生活,刘玉堂和罗景荣都报了老年大学,不仅学习书法还吟诗作词,以打发晚年的落寞。   在老年大学课堂上,他们相识了,彼此兴趣相投,一来二去,便把友情从课堂延伸到了户外。没有课时,他们一起参加书画展,或去公园听听豫剧,都把对方视作精神上的依靠。有一次,刘玉堂被儿女拽到外地旅游了几天,罗景荣心里空落落的,而刘玉堂虽然人在外地,也显得心不在焉。   彼此都有感觉,也都想更进一步,但都有所顾忌。刘玉堂有位老同事,由于儿女反对,再婚后几乎和儿女断了来往,新老伴的孩子也很少上门看望母亲。失去了儿女的关爱和祝福,新老伴非常失落,对这桩婚姻产生了动摇,老同事也很苦恼。他对刘玉堂说,虽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可现在孩子们躲得远远的,这桩婚姻能挺多久,心里实在没底。随着各自年事已高,如果有一方身体垮掉,日子就惨了!   老同事的境况,加上自己此前的经历,让刘玉堂忧心忡忡。一天,他和罗景荣相约到公园散步,坐到长椅上,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刘玉堂坦露心迹说:“妹子,咱俩心里都有对方,不在一起想得慌,在一起麻烦又太多,我这一段时间心里总是乱乱的!”   既然刘玉堂说开了,罗景荣也直言不讳地说:“老哥哥,你担心的也是我忧虑的,想想我为那桩婚姻打的官司,心里还憋屈得慌。可咱们一把年纪了,活一天少一天,为自己过几天舒心日子也不是罪吧!”   刘玉堂长叹一声说:“妹子,难道除了婚姻之外,咱们就找不到在一起的方式了吗?”罗景荣苦笑了一下,没有答话。   分手后,刘玉堂有两天没和罗景荣联系。第三天,罗景荣打来电话,声音里透着兴奋,约刘玉堂到铁路文化宫门口见面。刘玉堂如约而至,罗景荣说:“老哥哥,我看了个新闻,说东北有个城市,几个老人住在一起互助养老,大家生活中相互帮助,精神上彼此安慰,财物上实行AA制,我们也可以试试呀!”   刘玉堂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俩人在一起,既能相互扶持,也少了后顾之忧,即使有了解不开的矛盾,分开就是了。想到这里,他兴奋地对罗景荣说:“妹子,这个办法行是行,只是咱们住到一起又不结婚,会招人闲话的,就怕委屈了你!”罗景荣不以为然:“老哥哥,咱们来日无多,再不为自己活几天,就没机会了。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什么闲话!”   刘玉堂暗暗佩服罗景荣的胆识,自己难道还不如一个女人吗?于是,两位老人开始商量“互助式养老”的具体方案。   新生活,新体验   经过几天的商讨,刘玉堂和罗景荣决定以兄妹相称,组成互助养老家庭。为了避免可能的纠纷,他们签订了协议,条款非常细致,大致内容为:罗景荣有一套90平米的三居室套房,刘玉堂搬过去住,一人一间卧室,刘玉堂每月缴纳400元房租;经济上实行AA制,每月每人掏600元,不足部分各摊一半,如有节余转到下月;家务分工,刘玉堂负责采购、打扫卫生,罗景荣则做饭洗衣,并负责记录每天的支出。两位老人方针明确:搭伴过日子,精神和生活上相互支撑,万一一方有了大病,以子女照顾为主,协议则自行终止。   拟好协议后,二人分头找自己的儿女谈话。刘玉堂的孩子支持父亲的做法,毕竟他们平时太忙,想照顾老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其父亲一个人形单影只,不如让他找个伙伴,何况父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