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猜猜看,他是谁? D、他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西汉初年的政策: 1、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 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 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 * * * * * * *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2 课 A、他领导过农民起义 B、典故“楚河汉界”与他有关 C、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 统治,并参加了“鸿门宴” 刘邦 汉高祖 ——《汉书·食货志》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争造成的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壁画]? (该壁画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活动。) 汉瓦当 这些陶粮仓上分别写有“黍粟万石”、“大麦万石”、“大豆万石”等字样,谷仓内装有与之相应的谷物。 汉代陶粮仓 “文景之治” 汉文帝 汉景帝 直接归中央管辖的郡县 诸侯国统治的地区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主父偃 “推恩令” 假如这个长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某日,在御书房中,汉武帝与某大臣正在商议 国家大事。 汉武帝:爱卿,近来天下可太平? 大臣: 启奏陛下,现在有些人整天说三道四, 批评您的政策,指责中央,这样下去, 恐怕对国家不利。 汉武帝:爱卿说得有理啊。那么爱卿可否给朕出 个主意,看看究竟该用什么思想来统治 才可永葆江山呢?是法家的、道家的、 还是儒家的思想呢?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经典《诗》、《书》、 《易》、《礼》、《春秋》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削弱封国势力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军事 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原因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C D C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B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不封闭植树问题.ppt
- 6和7加减法的应用.ppt
- 6.8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ppt
- 6.7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ppt
- 6.9整理和复习解决问题.ppt
- 6怀念母亲ppt_812757.ppt
- 7.《桂花雨》PPT课件.ppt
- 6上5.1对话.ppt
- 7.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GS.ppt
- 7上21.ppt
- L16.ppt
- do you like bananas第一课时.ppt
- M3U1Robotswilldoeverything.ppt
- M6U301-03.Welcome&Reading.ppt
- M10-Unit1_It_might_snow..ppt
- Module8_Accidents__Unit2_I_was_trying_to_pick_it_up_when_it_bit_me_again..ppt
-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
- OK第三单元__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doc
- Module2Unit1-Isthisyourmum.ppt
- 5AUnit4第三课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