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中山对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
作者简介:张玲,女,1986年出生,籍贯:湖北十堰 湖北大学世界史国际关系方向硕士研究生
摘 要:在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对德宣战、府院之争、知识界政治界就是否参加一战论战不休。孙中山作为一个推翻清政府、开辟新社会的伟大领袖,他坚决反对对德宣战,力主中立,对当时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从背景、原因和影响他态度的因素三方面来浅谈对孙中山对参战的态度。
关键词:孙中山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态度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14年8月,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不了避免的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爆发后,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欺骗国内外人民,宣称自己是为了欺骗国内外人民,宣称自己是为了“人道”和“公理”而战。美日等为了自己各自的利益,对中国是否参战意见不一,最终导致了1917年2月其在华代理人之争——府院之争。美国支持的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主张中立,反对参战;而日本支持的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则主张参战,以趁机夺取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权利。一时之间中国知识界掀起一股论战的浪潮。孙中山力主严守中立,反对参战,并向各界致函,要求制止段祺瑞的参战行为。但段祺瑞毅然不顾反战的呼声,于3月对德绝交,八月对德宣战。
分析孙中山反对参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宣战只会给中国带来内乱,给协约国带来灾难。如果宣战,国人排外情绪更加浓烈,会有人利用这种情绪,煽动群众盲目排外,到时可能会不分国籍,进行杀戮外国人;并且对同盟国宣战,等同于对土耳其宣战,土耳其信奉回教,势必会引起国内回教分子叛乱。正如孙中山多次提到的“灼知加入之后,必起两种危险:其一为排外之盲动也,一为回教之叛离”①。这两种危害都会把中国拖入亡国的深渊。
第二,中国共和制度尚不稳定,如若此时参战,引起局势动荡,就会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引起内乱,使共和制度遭到动摇甚至颠覆。“中国共和肇造,尚在幼稚时代。正如一有病之人,甫入立宪主义之医院,无力自卫,有赖于他人之维持将护。故今日中国,不能视为一有组织之国家。彼之所以得保完全者,独赖中国人民爱和平之天性与习惯耳。一经发生不和,则扰乱必随之而起”。②孙中山认为,中国目前能力很弱,连自身安全都有赖于他国的保护,根本没有能力参战。况且自协约国强迫中国参加一战以来,中国国内政治家之间本已争执甚烈。如果再生事端,很可能会引起大乱。
第三,中国是否参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协商决定,完全不征求中国的意见,也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困难。如此一来,中国将失去自主权,中国人民将遭受巨大的灾难。“宣战一案闻尚未入议程,此案关系国家存亡,现在外人不待我国之意见已自行开议宣战后对付德国人之方法,将来百事能否由我做主,可以推知。且自绝交之后,米加骤增,沿江居民已有枵腹仰屋窃叹者”③民以食为天,若是宣战,粮价更会飞涨,由此引起民变,受难的只能是中国。在亡国的危险面前,只有否决宣战才是救亡图存之道。
第四,中德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端,中国完全可避免与其发生战争。“德国既乐于与吾商酌,则何不可与之磋商。德国即显示我可用外交手段解决此问题,而我偏不与商酌,务求开战,此可谓与美国同一乎?人以外交手段行之二年,我仅行之一月;人以外交手段既近始宣战,我则突然与外交手段未尽之际,行此激烈手段此可谓之有不得已之理耶。④美国对德宣战是因为美德通过外交手段无法解决争端,不得已才宣战,而中国都还没开始谈判,所以不能盲从美国发动战争。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战争,才会不劳民伤财,使双方利益最大化。
第五,此战役是非正义的战争,德国并非做邪恶的国家,也并非中国最大的敌人,所以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卷入战争。同德国相比,英、法的侵略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则德国方面,其违反人到之处果如英、法、俄人之甚乎”⑤“德国待比、塞纵不仁,不至于绝食以待其饿死之甚也。同是对付敌人,何以英、法用饿死人之政策,便甚合人道,而德国稍稍管束征服地之人,便不可恕”⑥如果是为了正义而战则应先对英法宣战,而不是先对德宣战。“如使今日有人果为护持真理而战者,必先于英、法、俄战,不先于德、奥战也。然而吾人对于英、法、俄尚不宣战,自无对德、奥宣战之理由。”⑦再者,德国并不是侵略中国最厉害的国家。“自开战以来,德国曾以损害加于我人民乎,无有也……以土地论,德国将来之野心,诚不可知,论过去和现在,实可谓之侵犯中国最浅,野心最小者也;以势力范围论,以视英、俄不及二、三十分之一;若论主权被侵,则德国诚亦追随英、法之后。”⑧
第六,中国无实力参战。“国之对德国,能为彼所为之什一乎?中国绝交宣战之实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