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绿叶中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前者包括 和 两种,含量约占3/4,主要吸收 ;后者包括 两种,含量约占1/4,主要吸收蓝紫光。 ①叶绿素a ②叶绿素b ③红光和蓝紫光 ④胡萝卜素和叶黄 素 1.正常植物的叶片为什么呈绿色?秋天有些植物的叶片变黄的原因是什么?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1)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 ,内部有基粒和 ,基粒是由 堆叠而成。 (2)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 2.功能:是进行 的场所。 ⑤双层膜 ⑥基质 ⑦类囊体 ⑧类囊体薄膜 ⑨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上 ⑩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 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 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 ?植物 ?阳光和绿叶 ?淀粉 5.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 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同位素标记法 2.萨克斯实验是怎么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条件: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 能量变化:光能→ 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色素、酶 ?ATP (2)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 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H]、ATP、酶(多种) 3.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 (2)影响因素 、土壤中的水、 和光(光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光质) 3.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是否可以说暗反应与光反应没有关系。 ?CO2浓度 矿质 元素 五、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某些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 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 氧化成HNO2和HNO3时所释放的能量,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 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因此属于自养生物。 (2)导养生物: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环境中 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属于异养生物。 有机物 NH3 有机物 4.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何异同? 思考探讨提示: 1.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含量多,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故呈绿色。秋天气温低,叶绿素分解,而类胡萝卜素稳定,呈现黄色。 2.萨克斯实验中叶片事先处于黑暗中,对于遮光组,仍处于黑暗状态下,相当于不做处理,故为对照组:而曝光组,从黑暗状态下转变为光照下,相当于给予了光照处理,应为实验组。当然也可如此判断:该实验研究的因素是光照,故用光照处理的即为实验组。 3.不可以。因为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如果没有光反应则暗反应不能长时间进行。 4.相同点: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即都是自养生物。 不同点:在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能量不同,绿色植物利用光能,硝化细菌利用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 一、探究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1)绿叶中的各种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而不溶于水,从而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2)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也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分离开。 实验步骤 提取色素:称量5 g绿色叶片并剪碎 操作要点 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画2~3次。 ④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1.(2009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水平测试)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右图结果,则1、2、3、4四条色带依次表示 (  )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解析】 色素随层析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