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汉书》介绍 (一) 作者及成书经过 1、《汉书》作者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陕西咸阳市东)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没于和帝永元四年(92年)。 据说班氏在汉朝是“家有赐书,内足于财”的世家,曾祖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秩,哀帝时为广平太守;父班彪,光武时望都(河北中部偏西)长吏,是个有志修史,而又留心当时政治的人;弟班超,是征服西域50多国的历史著名人物;妺班昭,是中国第一个有著述的女学者。 班固“九岁能属(属:zhu,撰著言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后汉书·班固传》 班固16岁进入洛阳太学就读,23岁因父丧回家,着手整理班彪所作《后传》,开始编纂《汉书》。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告发他“私作国史”,下狱治罪,书稿被抄。班超赴洛阳申辩,当地官吏也把书稿送往京师,明帝阅后,发现班固才能卓异,遂召见他,任为秘书郎,又任为兰台令史,负责典校秘书,又编著国史。曾与陈宗、尹敏、孟异等人撰成《世祖本纪》,又作列传、载记28篇。深得明帝赞许,令其在兰台继续撰写《汉书》。从此以著述为业。 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诸儒论六经异同,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工作,编成《白虎通道德论》(亦作《白虎通义》)。建初七年(82年),《汉书》大体完成,从27岁到57岁,前后共30年时间。章和二年(88年),因结母丧去官。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58岁的班固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参与谋议。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杭爱山),铭文记功。92年,窦宪被杀,班固受其牵连,先免官,后被仇家洛阳令种兢逮捕入狱,屡遭笞辱,悲愤死于狱中,年61岁。 班固死时,《汉书》尚有《八表》及《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便命其妺班昭补作,令马续协助编写《天文志》。因此,《汉书》的作者实际包括班彪、班固、班昭、马续4人。 2、??? 编著过程 1)《汉书》材料: 司马迁的《史记》;班彪的《后传》;班固在兰台搜集的;班昭、马续增补的。 班昭,嫁同郡曹寿,常出入宫廷,皇后及诸贵人师事之,尊称为“大家”(家:gu,通“姑”),卒年七十余,著有《东征赋》、《女诫》等。 《汉书》的材料较《史记》是要丰富和完善些。 2)、汉书的编著: 范晔说:“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后汉书·班固传》) 编著《汉书》目的,“固以为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曰‘巍巍乎其有成功,焕焕乎其有文章。’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纂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汉书·叙传》) 班固著《汉书》,完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杰出的历史家,后世论史书,必举《史》、《汉》;论史才,必举班、马。 (二)、体例与内容 1、体例:体裁是纪传体;内容是断代史。它基本沿袭《史记》,但也有所创新。其最大变化是它开创了以纪传断代为史的先例,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世正史基本上都是纪传体的断代史。 中国古代史书,本来就有六种体裁。即刘知几所说的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 范文澜说:“中国自汉以下,政尚专制,忌讳滋多,本朝之人不敢指斥本朝,以速罪戾(罪过、罪恶)。班氏史体,最合著述家之心理,盖记前朝之事,危疑较少。讥谈政事,臧否人物,均视在当代为自由,《汉书》家独盛于后世,即此故也。” (《正史考略》) 齐知己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窃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史通·六家》) 2、《汉书》篇目:帝记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120卷。《汉书》改《史记》的“本纪”为“纪”、“书”为“志”、“列传”为“传”,取消“世家”而并入“传”。 “纪”中,增加《惠帝纪》,续定了昭、宣、元、成帝及哀平等6帝纪。王莽为传;陈胜、项籍为传。 “表”中,新增《古今人表》、《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记载了从三代至楚汉之际的历史人物。将历史人物分为上上至下下九等,品评人物的标准是儒家的。 《百官公卿表》较完整地介绍了秦汉各种职官的设置及其演变情况。最受后世推崇。为后世《百官志》、《宰相表》开辟了道路。 10志中,6志取材于《史记》,新创有《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此四志是贯通古今,不专记西汉一代的史事。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