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精品课件.pptVIP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精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图中A、B曲线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pH值为5.6的曲线,请判断:B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该区域大部分地区4.5pH值5.6,推测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构成可能以________为主。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示分析,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区域图的阅读分析能力。A曲线位于大兴安岭附近,它对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所以B曲线为pH值为5.6的曲线,pH值在4.5~5.6范围内为酸性,是由于燃煤所致。分析商品粮基地建设从地形、土壤、水源、机械化等方面入手。联系所学知识从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___ ___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 B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 (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因而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本区内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差别较大,由东向西水分、地形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由于不合理开发,当地出现了黑土肥力下降的生态问题,应注意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大荒”主要指黑龙江垦区所辖地域,北以黑龙江、东以乌苏里江、东南以兴凯湖和俄罗斯为界,西同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吉林省毗邻,横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地区,总面积8 000多万亩。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是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东北的“北大荒”。“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初垦时黑土层深达0.6~1米,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60年代70余万支边青年、知识青年投身垦荒事业,90年代10几万省内外农民挥汗黑土地,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良田无际、稻麦飘香、城镇相望的北大仓。累计开垦了3 000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按每人每年百公斤口粮计算,可供京、津、沪城市人口吃1年多,“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在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 失去了森林植被的庇护,风蚀、流水冲刷使原本平整的黑土地变得千沟万壑,曾肥得流油的土地因水土流失和严重沙化而日益贫瘠。黑土层由七八十厘米厚变成二三十厘米,颜色也开始变黄,成了“破皮黄”、“火烧云”。黑土区表层每年流失达0.5至1厘米,地力明显下降,黑龙江省每年因此减产粮食达25亿公斤。黑土区形成1厘米表土需要400年时间,而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流失殆尽,“北大仓”将名存实亡! 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北大荒人开始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2001年,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停止湿地开荒,拯救黑土地,大力推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