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1异法方宜论06.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文: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参与整理:冷冷清清、晓杰、拈花一笑、佩之、树没叶、yhlj、天机锁、雪狐、草木有情、慧从卢溪、猪光宝器、天色以晚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对面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诶,谢谢徐老师光临!那,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就讲到“中央者”,用了一个小时呢,大概讲了二十个字左右,讲到了“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徐文兵:这个,推而广之来讲,我们中国叫“中国”,其实呢,就是说,中国人容易得的病跟这都有关系。 梁冬:呵呵,对。 徐文兵:啊,因为,这个古代的“中”呢,是指中原地区,然后向四周这个发展。而且,我们现代社会人,是不是也有个问题叫“食杂而不劳”呢? 梁冬:对,很典型嘛! 徐文兵:是吧?古代人是渔樵耕读,都要去动的。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现在基本上往那一坐…… 梁冬:挤个地铁就算劳动量很大了! 徐文兵:嘿嘿!而且,古代呢,把这种光动脑子不动手的人得的病叫虚劳,是吧? 梁冬:耗脑油太多。 徐文兵:诶!就是说,你看他没动吧,他也很辛苦,他在那儿动脑子。 梁冬:嗯。 徐文兵:再加上现在电脑一普及,大家盯着电脑屏幕,在那儿打游戏、写文章,啊,看股市的起伏跌宕……其实也都在劳。这是……但是那种劳叫虚劳。那种劳,耗伤的就不是人的这种后天之气,它耗的是先天的元气。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很伤神!啊,很多人说,我这盯着电脑屏幕以后,一天到晚很累,包括现在还有人就是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就看个电视,其实那也是在虚劳。什么叫虚劳?电视里的人哭,他也跟着哭;电视里的人笑,他也跟着笑……就沉浸在那种剧情里面,看起来没劳动,其实脑子里面劳动很多。所以现在人得的这种痿厥寒热的人,不在少数。 梁冬:嗯,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多多少少,几乎。 徐文兵:就上次我们说到了《伤寒杂病论》治疗这种寒热啊,伤寒寒热,张仲景呢,撰写的这部《伤寒杂病论》,它里面有很多用的方言,都是河南话。 梁冬:河南。 徐文兵:河南人说好,不说“好”——“中”! 梁冬:对,中。 徐文兵:他发四声,“中”。所以他说,那个什么什么情况“桂枝不中与之也”,啊,不好,带有了很多这个地域的特色。所以,我们现在碰到这种外感病啊,所以我建议大家呢,还是因势利导,啊,看他邪气从哪儿来。然后呢,寒呢用热,热呢用寒。然后,给他呢,分门别类地去治。我们都知道,《伤寒杂病论》撰次的年代呢,是在汉朝的末年,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的,跟三国交界这一代。这时候呢,人们的战乱比较频仍。啊,就是曹操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啊。所以,这种在战乱状态下呢,人们得的这种伤寒偏多。而到了人们生活比较富足了,就是到了清末,或者清朝时候呢,这时候呢,就出现了热证比寒证多,所以诞生了另外一门学派呢,就是…… 梁冬:温病学派。 徐文兵:温病学派。人们就发现,同样这人在发烧,你再用《伤寒论》那些热药,麻黄啊、附子啊、细辛啊、桂枝这些药,给那些人治病呢,你越治越坏。这时候,就发现人们其实是营养过剩。外面的,容易跟那个外面的这种温热邪气相感而得病,你再用那些热药的话,等于是火上浇油。所以呢,温病学派诞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最富庶的这种江浙地区,江苏浙江。你看温病学派出的几个大师,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薛雪……这些人,都是在江南这一带出来的名医。他们用的这些用药,都比较清灵,啊,用药都偏凉。 梁冬:嗯。 徐文兵:比如说,用一些连翘啊、桑叶啊、菊花啊,这些药……所以,你一定要判断出他受的是寒邪,还是热邪,还有呢,湿邪。所以你看,上次我们说的“中央者,其地平以湿”,什么叫湿邪?一个是外面空气潮湿,然后,我们的,处在这种地势又比较低下,湿性呢,容易下来,下流。这个湿邪,就是我上次提到了,就是我们家洗碗池那些油腻呀,就是去不掉的那种感觉。这种湿邪其实就是身体里面过多的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那种又没有很好的化掉,然后堵塞在你的身体的各个部位,造成那种粘腻和不爽的感觉。我们说呢,“湿性重浊粘腻”。很多人说,我头不是疼,也不是痛,是什么?“头重如裹”。就好像我头上蒙着个东西那样不清楚。还有人,早晨起来,就眼睛那眵目糊啊,就糊在眼睛上。我这个病人说,“我每天早晨得拿清水洗,我眼睛才能睁开。”这就是我说的江河湖海富营养化——它渗出的东西都这么粘,这么腻。湿邪最大一个体现就在人的舌头上,早晨起来一伸舌苔…… 梁冬:厚厚的一层。 徐文兵:厚厚的一层,就相当于我们家洗碗池里边,粘糊了一层的那种东西。所以,你看,自己身体不太劳动,然后呢,再加上这种,体内有这种湿气,湿邪,再外面有点风吹草动。所以说,预防各种流感,最好的方法,你先把自己的里面,内部环境给它清理了。即便是这样,就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