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港蔬菜
“供港蔬菜”:何时能在内地推广?
2011年10月31日08:20新京报
在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情况下,目前在珠三角地区部分超市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蔬菜专区——“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10月30日《人民日报》)
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其原因很容易理解,消费者青睐的就是其让人放心的“监管”。
“供港蔬菜”其实是无公害蔬菜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严格的监管。监管严在何处?其一,要建立档案
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和收获量;产品销售及流向。生产记录要保存2年;
其二,检测严格
检测合格后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抽检合格后方可发货。而检验室使用的所有试剂都由政府职能部门免费提供,每天每个品种都必须检测,检测数据在电脑中自动生成并实时传给主管部门,整个过程都不可更改;
其三,标准严格
目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采用的农残标准,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厘定的最高残余限量,当前有3300多项,并且不时修订和公布有关限量,而内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807项。
一言以蔽之,正因为“供港蔬菜”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产品溯源制度、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有农药残留检测能力等,使得“供港蔬菜”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品质。消费者青睐的就是“供港蔬菜”高品质的“监管”。
任何食品,都不缺乏监管,但监管品质的好坏,相差却很遥远。从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监管的种种弊病:要么检测设备落后,标准滞后;要么人懒性,互相推诿……监管不作为,无论软件、硬件都“落后”,自然无法让消费者放心。
据了解,每年香港40%的蔬菜来自于惠州。记者在惠州超市没有发现“供港蔬菜”的招牌,而当地老百姓普遍认为惠州农产品比外地的要安全。这种信心显然来自严格的监管。如果各地能采用“供港蔬菜”监管方式,食品安全的系数必然会得到大大提高,可这一模式何时才会被真正移植呢?
蔬菜贴供港标签价格翻倍
店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
2011年09月05日04:14 金羊网-新快报 官方微博
TASTE超市上海青的价签牌上,只标有产地:云南。
Ole超市的供港蔬菜专柜,吸引不少市民。
TASTE超市蔬菜包装缺多种法定标识;Ole’超市店员称“暂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
“供港”蒜心12.8元一斤、“供港”菜心9元一斤、“供港”上海青7元一斤、“供港”生葱7.8元一斤……继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走红之后,今年开始,“供港”蔬菜在广州的中华广场TASTE超市、太古汇Ole’超市悄然登场,价格是农贸市场蔬菜的两三倍。有市民疑惑,既然是“供港”蔬菜,为何能在广州销售?“供港”蔬菜价格高出很多,品质就一定好吗?在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频发的今日,是否花大钱就能买到“放心菜”?
“供港”蔬菜包装无产地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中华广场TASTE超市的“供港”蔬菜专区布置得很有田园气息,绿藤缠绕树枝,各种蔬菜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枝叶齐整、大小匀称、色泽鲜艳、独立包装,卖相相当诱人。每个货架旁边都有统一的价签牌子写着“供港××”及其价格,或论斤销售,或论份销售,但每份蔬菜的价签牌上名称均为“特选××”,而非“供港××”,且无产地信息。
根据2009年9月颁布实施的《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其供港澳蔬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标识上注明以下内容: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备案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批次号等。
例如在该超市销售的“特选上海青”的价签牌上,只标有“产地:云南”,并无按规定标识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和备案号。
店员无法提供身份证明
在太古汇Ole’超市,同样设置“供港蔬菜”专区。记者发现,该超市所售“供港蔬菜”均是用薄膜包裹,独立包装,或放在具有农家气息的箩筐中,或置于长长的保鲜柜内,在橘红灯光的笼罩下,色泽诱人。
与TASTE不同的是,Ole’的“供港蔬菜”穿有统一的马甲——在独立包装的价签上均贴有某农场统一的标签,上面有农场名称、登记编号、“供港澳蔬菜”字样,外包装袋上还有“口感、甜度”等信息,而在供港蔬菜专区竖有的标识牌上,也有产地信息。
Ole’蔬菜区中主要有供港蔬菜和有机蔬菜两种,有机蔬菜区在显眼位置挂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而供港蔬菜区则无任何认证证书。“你们卖的供港蔬菜是否有身份证明呢?”正在选购蔬菜的孙女士询问店员,店员则支支吾吾称,“暂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同时一再强调,“供港蔬菜的品质绝对比一般蔬菜要好,你们吃吃就知道了,口感会甜一点的。”孙女士的同伴说道:“现在连有机蔬菜都说有‘流嘢’,就算有标识都信不过!”
而根据《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