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年全国卷38.“海洋产业 ” 2005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Ⅲ第39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38题,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我国在水电开发中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5年天津文综卷第38题,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请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6年全国卷Ⅰ第38题第(1)问,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第(2)问,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1.主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关键词梳理: 一级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二级关键词: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三级关键词:二氧化碳减排 雾霾灾害治理 PM2.5治理 3.问题模型:基本上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必然性和重要性)、怎么办建构。 4.主要视角:节能减排、海洋经济、反奢侈浪费等 例1.(04年全国卷,节选)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⑴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全面实行休渔制度。通过休渔,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得到改善,休渔后渔获量增加。渔民的经济收益不仅没有因休渔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⑵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该小题以我国海洋产业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为引子,从海洋经济这一经济现象入手,考查学生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分析海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本问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利用所学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知识迁移。本题的答题思路: 结合题干所给材料文字“我国拥有300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可以看出: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 “海洋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高速增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相吻合。考生理应掌握这个时事热点,故不难答出: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一得分点涉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题立意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考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辨证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结合课本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哲学原理,便可答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等要点。第二、考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要点从材料中“通过休渔制度,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得到改善,休渔后渔获量增加”可以得出来。 例2.(06全国大纲卷1 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8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 解析:审题时要抓住“经济常识”“企业”这两个限定词,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应采取的措施总的来说是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企业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应运用经济常识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注意的是先要依据材料反映的问题“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答具体措施“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然后再答教材相关原理(科技;管理;素质)。 解析:抓住设问中的限定词“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在解答时既要有两者关系原理的表述,又要密切联系经济增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