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方公共品及多级财政关系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3 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多级财政体制 * * 2.3.1 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模式 1、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模式: 1)财政集权(Fiscal Centralization) 财权、财力往较高层次政府集中; 2)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 财权、财力向下级政府的转移;具体: 下级有一点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自主决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 * 财政集权的优势 有利于全国性公共 产品的有效提供 能较好地解决地区 间的公平问题 有利于保持宏观经 济平稳运行 避免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将跨地区的 外部效应内部化 有利于获得规模经 济效应 * * 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和效率低下; 难以满足各地居民不同的需要; 有可能造成公共产品提供中的规模不经济; 可能导致体制和政策僵化;可能造成政府官员忽视与人民的联系。 财政集权的弊端 * * 财政分权的优势 居民参与 公共管理 给居民 更多选择 促进政府 间竞争 有效提供 地方性 公共产品 * * 不能有效地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难以克服跨地区的外部效应问题; 无法获得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益; 难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 不利于解决财政收入再分配问题。 财政分权的弊端 * * 2、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度量 质: 1、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 量: 1、地方财政收入/总财政收入; 地方自有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 2、地方财政支出/总财政支出; 中央对地方财政支出的控制程度。 * * 地方分权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T T T a b 甲国 乙国 V1 V2 V3 U1 U2 U3 O 3、财政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 * 财政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联邦制国家 具有一部以上的宪法。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单位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具有两套独立的政府制度。联邦和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政府组织。 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权力范围,各级政府在限定的职责范围内自主行动。中央政府权力有限,而地方政府高度自治。 联邦一般无权命令各州执行某项任务,各州也不能阻碍联邦的运行 ,联邦和各州的关系基本上是纯粹的法律关系。 * * 财政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单一制国家 只有一部宪法,由中央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只有一个最高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代表了国家的所有主权,具有无限权力。 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有义务服从中央的领导和命令,且不具备宪法保障的自治权力。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和分级管理。 * * 4、我国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历史 分权讨论 《管子.权修》: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市不成肆,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治之至也。 “一树百获” 王夫之《读通鉴论》: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国;郡县之天下,分其统于州。后世曰道、曰路、曰行省、曰布政使司,皆州之异名也。州牧刺史统其州者也,州牧刺史统一州而一州乱,故分其统于郡。隋、唐日州,今曰府。郡守统其郡者也,郡守统一郡而一郡乱,故分其统于县。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者,非但智之不及察,才(财)之不及理也。 * * 1、财政集权是常态,政治需要是目的 中央集权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宋明清达到顶点,民国下降,新中国之初高度集权。保证王朝统一,积聚财富,经济建设和剥削百姓。 汉初分权、藩镇割据分权、清朝后期镇压天国运动分权、民国时期分权。 2、财政关系调整的原因:中央财政压力 3、中央政府通过政绩考核激励保证地方施政合意 委托代理机制 政绩考核内容指标:田地开垦、人口增加、赋税增加、治安稳定等。 地方政府施政:存在效率损失;地方公共品不足,乱收费。 集权分权历史结论与反思 * * 2.3.2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载体 1、财政体制含义: 确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预算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制度。 2、财政体制的内容: 1、确立预算管理的主体与级次; 2、预算收支的划分; 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4、预算调节制度与方法。 * * 3、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载体 财政体制: 两个维度:中央-省财政体制与省以下财政体制;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类型: 统制模式(Mandate Model):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确立。 自主模式(Autonomy Model):中央政府将处理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