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三维打印快速成型工艺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及材料 第三节 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及材料 图6-14 3D Systems公司的ProJet SD 3000三维打印机 图6-15 3D Systems公司的ProJet 5000三维打印机 图6-16 3D Systems公司的ProJet 6000三维打印机 第三节 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及材料 1 2 喷墨式三维打印快速成型工艺 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及材料 三维喷涂粘结快速成型工艺 3 4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第六章 三维打印快速成型及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1. 光掩膜法快速成型技术 图6-17 光掩膜法工艺制作的小车模型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光掩膜法(Solid Ground Curing,SGC)是以色列的Cubital公司开发出的。同SLA一样,该系统同样利用紫外光来固化光敏树脂,但光源和具体的工艺方法与SLA不同,曝光是采用光学掩膜技术,电子成像系统先在一块特殊玻璃上通过曝光和高压充电过程产生与截面形状一致的静电潜像,并吸附上碳粉形成截面形状的负像,接着以此为底片用强紫外灯对涂敷的一层光敏树脂同时进行曝光固化,把多余的树脂吸附走以后,用石蜡填充截面中的空隙部分,接着用铣刀把这个截面修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截面的固化。与SLA对比,SGC效率更高,因为SGC的每层固化是瞬间完成的。SGC的工作空间较大,可以一次制作多个零件,也可以制作单个大零件。图6-17为SGC工艺制作的一个模型。 图6-18 光掩膜法的工艺原理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光掩膜法的工艺原理: 光掩膜法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零件三维造型,并利用切片软件切片。在每层制作之初,用光敏性树脂均匀喷涂工作平面,如图a所示。 (2)在每一层,利用Cubital公司的专利印刷技术进行光掩膜,如图b所示。 (3)然后用强紫外线灯(2KW)照射,暴露在外的光敏性树脂被一次固化,如图c所示。 (4)每一层固化后,未固化的光敏性树脂被真空抽走以便重复利用。固化的光敏性树脂在一个更强的紫外线灯(4KW)的照射下得以二次固化,如图d所示。 (5)用蜡填充被真空抽走的区域。通过冷却系统使蜡冷却变硬,硬化的蜡可以作为支撑。因此,不需要作额外的支撑,如图e所示。 (6)将蜡、树脂层压平,以便进行下一层的制作,如图f所示。 (7)零件制作完成后,将蜡去掉,打磨,得到模型,无需其它的后处理,如图g所示。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a) b) c) 真空吸附 d) e) 图6-19 光掩膜法的工艺步骤 f) g)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优点: (1)不需要设计支撑结构。 (2)零件的成形速度不受复杂程度的影响,只与体积有关。树脂瞬时曝光,速 度快,整层一次成型,效率高。 (3)精度高,相对精度约在0.1%左右。 (4)最适合制作多件原型,制作过程中可以随意选择不同零件的制作次序;一 个零件未制作完时,可以先作另一个零件,再回过头来继续作未完零件。 (5)模型内应力小,变形小,适合制作大型件。 (6)制作过程中如发现错误,可以把错误层铣掉,重新制作此层。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缺点: (1)树脂和石蜡的浪费较大,且工序复杂。 (2)设备占地大,噪音高,维护费用昂贵。 (3)可选材料少,使用材料有毒,且需密封避光保存。 (4)制作过程中,感光过度会使树脂材料失效。 (5)后处理过程需要除蜡。 2. 弹道微粒制造 弹道微粒制造工艺由美国的BPM技术公司开发和商品化。它用一个压电喷射(头)系统来沉积熔化了的热塑性塑料的微小颗粒,如图6-20所示。 BPM的喷头安装在一个5轴的运动机构上,对于零件中悬臂部分,可以不加支撑。而“不联通”的部分还要加支撑。 图6-20 弹道微粒制造工艺原理 第四节 其他快速成型工艺 3. 数码累积成型 数码累积成型也称喷粒堆积或三维马赛克(3D Mosaic),其原理见下图。用计算机分割三维造型体而得到空间一系列一定尺寸的有序点阵,借助三维制造系统按指定路径在相应的位置喷出可迅速凝固的流体或布置固体单元,逐点、线、面完成粘结并进行处理后完成原型制造。 该工艺类似于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