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人工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3500万种,而且仍以每年合成几百万种新物质的速度继续增长着。这些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化学科学是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一点都不为过。 思考:一般说来,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要包括几个部分? 1、发生装置 2、除杂装置 3、收集装置 4、尾气处理装置 化学反应的应用 利用化学反应不但能够制备自然界中一些不存在但是具有重要性能的物质,也能制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化学科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备新物质,为人类造福。 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试管壁上粘附有MnO2,除去粘附的 MnO2可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盐酸 D、热的浓盐酸 2、实验室要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应让产生的氯气依次通过的试剂是( ) A、浓H2SO4,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浓H2SO4 C、碱石灰,浓H2SO4 D、水,饱和食盐水 思考 1、加热为什么要缓缓加热? 2、当有4mol浓HCl参加反应时,能得到多 少Cl2 ? * 高中鲁教版 化学(必修2) 松溪一中化学组 李肇金 第 三 章 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1课时) 钻木取火 : 人类接触到化学现象 现代化学------神州”五号隔热层和航天员穿的航天服,是用一种 特殊材料制成的 合成新材料 现代通信用光缆 交流·研讨 1、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 你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规律有了哪些了解? 2、化学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有着密切的联 系。请你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和化工生产中,化 学反应有哪些应用? 合成新物质,开发新能源。 如:钠与氯气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橡胶的老化、钢铁生锈等.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 讨论 根据氯气的性质,若以浓盐酸为主要原料来制氯气,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这一思路是否可行? 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氯气?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活动?探究】 1、分析以下三个制取氯气的反应:它们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你认为哪个反应适合工业生产,哪些反应可以用在实验室中?为什么?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 ② 4HCl + O2 ===== 2H2O + 2Cl2↑ △ CuCl2 ① (地康法制氯气) ④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通电 ③ 2KMnO4+16HCl(浓) =2MnCl2+2KCl+5Cl2↑+5H2O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图 根据: 物质性质 反应原理 仪器药品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除杂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思考、讨论、小结】 请同学们回味“探究氯气的制取”过程,结合教材48页活动探究栏目的问题3,体会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 符合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原则。 2、氯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 工业上又是如何生产大量氯气的呢? 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2O == 2NaOH + Cl2↑ +H2↑ 通电 阅读课本P49 瑞典化学家舍勒 舍勒 【瑞典】公元1742一1786 他用盐酸与软锰矿(二氧化锰----一种强氧化剂)首次意外地制得了氯气, 他发现,这种呛人的黄绿色气体(C12)能使染料退色,有许多奇特的性质。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MnO2 HCl ①你认为舍勒意外地制得了氯气,是纯属巧合吗? ②请你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历史回顾 【阅读理解】教材49页的“化学前沿——分子设计与新物质的合成” 我国人工合成叶绿素结构示意图 F-117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在机身表面涂有雷达吸收材料(RAM使雷达无法捕捉此机)。 D B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氯气 作业:课本P48-----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