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开题题库.doc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开题题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烈,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同时,商业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上也越来越大。 从2004年9月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算起,我国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有快10年多时间,但每年理财产品都已成倍数量扩张。据统计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能局限于仅向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应该针对投资者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金融服务组合。 宋军、吴冲锋(2008)[17]在中国金融评的文章《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实际收益和风险的实证研究》用MANOVA方法研究了各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实际收益和下边风险(负偏差)的影响并提出力相关建议。 孙悦(2013)[18]《我国理财产品分析报告》介绍目前我国理财产品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国内理财产品的种类。 赵婷婷(2014)[19]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研究》中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概述,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的详细分析与结合对比并不多,对此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3.研究内容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对象,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 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状况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2.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相关概念 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特征及分类 2.2.1按收益类分类 2.2.2按是否结构化 2.2.3信托型理财产品 2.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现状 2.3.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过程 2.3.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第三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类 3.1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分析 3.1.1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三种不同表示 3.1.2信托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特征分析 3.1.3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组合投资模式的收益特征分析 第四章我国各大银行理财产品对比分析 4.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4.2股份制商业银行 4.3城市合作银行 4.4对比分析 第五章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最优选择分析 5.1个人理财投资银行组合模型的构建 5.1.1引入VaR约束的均值-方差优化模型 5.1.2优化模型的几何求解方法 5.2利用VAR约束的均值-方差优化模型确定投资组合 5.3个人理财客户最优投资组合的选择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4.研究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与访问。3.能得到显示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互相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5.参考文献 [1] Jack R.kappor,Personal Financial《个人理财》,1991. [2]Kwok Ho,Chris Robinson,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个人理财策划》,2004. [3]Joseph Ksinkey,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2005 [4]S.I.Greenbaum and C.F.Haywood,Secular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Journal of Money,Commercial Banking,1971. [5] Wiley, Dr.Johnathan Mun,Modeling Risk:Apply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Real Oprions,Forecasting,and Optimization.2006 [6]Perry H.Beaumount, Financial Engine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