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矿井直流电透视法
3.2.1 矿井直流电透视原理
矿井直流电透视法的原理与矿井无线电波透视法(坑透法)类似,它把供电电极A(有时用偶极AB),研究两巷道间工作面内及围岩中的电场分布规律,用于探测工作面内部及其顶底板岩层内的含水、导水构造异常。
矿井直流电透视装置形式有多种,如图3-2-1所示,其中A、B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
(a)轴向单极—偶极法 (b) 赤道单极—偶极法 (c) 轴向偶极—偶极法1
(d)(e)(f)表示煤层顶板电阻率、表示煤层电阻率,表示底板阻率,A为供电点位置)为例计算理论曲线,来分析不同布极方式的电场分布规律及特征。
图3-2-2a、图3-2-2b分别为轴向单极—偶极和赤道单极—偶极电极排列情况下对应的理论电位差曲线。图3-2-3为所有电极排列方式对应的理论电位差曲线。
经计算对比图3-2-3中所有电极排列组合形式下对应的电位差曲线可知,赤道偶极—偶极法1和轴向偶极—偶极法2所对应的理论电位差曲线与图3-2-2a曲线形态相似;轴向偶极—偶极法1和赤道偶极—偶极法2对应的理论电位差与图3-2-2b曲线相似,但其曲线变化的幅度有较大的差异。
(a
(b)赤道单极—偶极
图3-2-2 单极—偶极工作装置电位差响应曲线
1 :轴向单极—偶极法 2 :赤道单极—偶极法 3 :轴向偶极—偶极法1
4 :赤道偶极—偶极法1 5 :轴向偶极—偶极法2 6 :赤道偶极—偶极法2
图3-2-3 各种方法电位差响应大小比较
从图3-2-3上可以看出赤道单极—偶极法(b)、轴向偶极—偶极法1(c)和赤道偶极—偶极法2(f)三种布极方式的幅值较小,切存在零点,不利于实际观测。而轴向单极—偶极法(a)、赤道偶极—偶极法(d)、轴向偶极—偶极法2(e)这几种电极排列形式的电位差响应特征较为明显,特别是在供电点对应方向幅值较大,有利于仪器测量,精度高,是较常用的排列方式。
2.赤道偶极—偶极法
赤道偶极—偶极法有两种布极方式(见图3-2-1),其正演理论电位差曲线如图3-2-2a所示,电位差曲线为上拱形,中间极大值两边对称,随着极距,。图3-2-4和图3-2-5分别为应用赤道偶极—偶极布极形式下所计算电位差随巷道底板和煤层岩性变化的情况。对比图3-2-4、图3-2-5可知,该方法对煤层顶底板岩性变化反映灵敏,而对煤层岩性变化反映不灵敏。因此,赤道偶极—偶极适于探测煤层顶、底板内岩性的变化情况。
1 :=0.1 2 := 3 :=10
图3-2-4 底板电阻率变化情况(赤道偶极—偶极法1)
1 :=0.1 2 := 3 :=10
图3-2-5 煤层电阻率变化情况(赤道偶极—偶极法1)
对于以上六种直流电透视方法逐一分析后可知,图3-2-2中所示的直流电透视方法主要反映了煤层顶、底板内部岩性的变化,而对煤层内部电性的变化反映不灵敏,即对工作面煤层内的局部异常探测精度较低。
3. 煤层偶极—偶极法
对于工作面煤层内部的局部异常构造,采用煤层偶极—偶极法(顶、底板偶极—偶极法)来进行探测。即将两供电电极A、B以及测量电极M、N分别置于工作面两侧巷道的上、下界面,在测量过程中相对固定AB;在另一巷道相对移动M、N极,使偶极排列可能呈扇形覆盖测量区域(见图3-2-6)。
图3-2-6 探测煤层内地质异常的布极方法
图3-2-7为底板岩性变化时,用煤层偶极—偶极法所测量的电位差曲线变化,从图3-2-7上可以看出,当底板岩性变化时,该方法所测量的电位差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方法对底板岩性变化没有反映。而图3-2-8为煤层电性变化时该方法的电位差响应曲线,当煤层电阻率值与顶底板电性参数相差越大时,电位差响应越大。随着距供电点的,电位差值趋近于零。
1 :=0.1 2 := 3 :=10
图3-2-7 底板岩性变化情况(煤层偶极—偶极法)
1 :=0.1 2 := 3 :=10
图3-2-8 煤层岩性变化情况(煤层偶极—偶极法)
根据电场分布规律,MN电极所测量的两等位面间的电位差主要反映了两等位面间勘探体积内的电性变化。对于以上七种电极组合方法,前六种在勘探体积内,顶底板占主导地位,主要反映煤层顶底板内的电性变化规律。煤层偶极—偶极法在MN间勘探体积内,煤层占主导地位,主要反映煤层内的电性变化。因此,在进行矿井电法勘探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地质勘探任务的需要,合理的选择具体的测量装置形式,以提高矿井电法勘探的精度。
3.2.3 直流电透视法正演模拟结果分析
在如图3-2-6所示的煤层地电断面模型中,工作面煤层内若有一局部异常体(见图3-2-9)。局部异常体电阻率值为,煤层顶、底板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世纪世界广告理论的发展.doc
- 20吨磷化废水处理方案.doc
- 20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doc
- 20水利安全知识竞赛.docx
- 20种别墅销售模式.docx
- 20篇完形填空.doc
- 20套计算机复习题的选择题.doc
- 20部好看的电影.doc
- 21201JAVA实习计划表.doc
- 21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数学)word版(完整版).doc
- 2025-2030中国空气净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神经修复与再生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移动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移动电信增值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移动餐饮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空中交通管制(ATC)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离网光伏发电行业竞争力优势分析与运营需求规模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企业案例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移动OTT行业运营模式与未来投资方向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移动发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ECMO联合CRRT技术_精选完整版.pptx
- 劳保采购合同范本 .pdf VIP
- GB_T 43697-2024 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docx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1).doc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土豆筛选机设计.docx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灵巧的手》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 中齿培训:赢在接诊.pptx VIP
- DB31∕T 1135-2019 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建设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