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8几点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从单纯的服务型逐渐转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自主办学。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决策、管理自由度的加大使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单一地依靠行政手段很难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传统高校管理内部控制所带来的低效运行的弊端日益显露。尤其是近年来,高校腐败、破产案件频频曝光,集中反映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极端薄弱的现实状况,为防止高等学校经济舞弊案件的发生,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本文根据COSO 报告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对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特点所谓高校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根据COSO 委员会1992年公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具体有:1.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5.监督。内部监督是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高校内部控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流动于高校管理之中,并随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其次,它是由高校各级管理层的人员共同实施,从校长到院系负责人,从行政管理部门到具体职能部门,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一项活动。最后,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能够帮助高校及时识别风险和处理风险,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二、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一)负债规模巨大,财务风险较高由于内部控制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高校教育事业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依据,在具体的筹资、融资等财务工作,以及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风险、浪费和失误。2004 年,国家审计署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投资的近1/3,而实际取得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59. 42%。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 所高校2005 年5 月贷款余额为75.4 亿元,是2004 年总收入的1.57 倍。至2009 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已经达到4 500 至5 000 亿元,且数额还在不断刷新。高校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高校的日常经济运行、高校形象和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的高校风险评估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风险,显得日趋迫切。(二)费用支出失控,资源严重浪费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约束,从而使高校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和最优化的配置,避免浪费。教育浪费即“教育领域的投入,即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未产生应有效益的现象”。物力资源主要指校舍、图书、仪器设备等显性资源,其浪费更是随处可见。首先,很多高校为了扩大招生,都加大了资金投入,新建了不少校舍,但班级授课仍然采用固定教室,而不采取多个专业、班级共同利用的流动教室,致使房子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导致变相的浪费。其次,有些学校建设了华丽的图书馆,但空房间数量多,藏书量不够,图书重复借阅率低,阅览的限制条件过多,资源利用率低。最后,校园绿化、基础设施重复设置,导致各高校之间、院系之间的各类人员、设备等资源也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了一定的隐性浪费。因此,重视教育浪费现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三)信息化管理层次较低,沟通不畅一方面,在高等学校的内部,一般都实现了电算化,财务、资产、人事、教务和学生注册等部门大都使用专用软件进行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内部自成体系,在部门间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各自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高校也未能及时、充分的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应的信息。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如高等教育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为了维护纳

文档评论(0)

518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