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赫哲族青年文化变迁与发展漫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哲族青年文化变迁与发展漫谈   摘要:赫哲族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和使用猎犬,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由此可见赫哲族的生活习俗是与渔猎紧密相连的,并无贬义。另外,赫哲族还因为其衣物等多用鱼皮和兽皮制成,在历史上曾被称为“鱼皮部”和“着鱼皮衣人”。由于赫哲人生活水平落后,外族人对赫哲人曾经有过一些别称或蔑称,如统治阶级称赫哲人为“鞑子”,后又细分为“鱼皮鞑子”和“狍皮鞑子”。这仅是指赫哲部落的生活特征,而无他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生活和文化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人的文化观念更为突出。   关键词:赫哲族青年;文化;变迁;发展   经历百年的演变,“赫哲”才逐渐成了他们的通称。而真正让“赫哲族”这个名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类学学者凌纯声先生在赫哲族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并发表了《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该书一问世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并使“赫哲”一词作为族称得以广泛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赫哲族聚居区进行民族识别工作,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刘忠波先生。在经过长期的调研,正确确立“赫哲族”为其族称,从而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   1赫哲族独特的物质文化   以人类生存为基础的活动都属物质文化。赫哲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这种文化有两大特点:一是穿鱼皮衣服,冠、履、衣、裤都用鱼皮制成,穿鱼皮服饰成为赫哲族区别于东北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特征;在物质文化上的第二突出特点是使用‘狗拉雪橇’,并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使犬部’,尽管其他民族也有使用狗拉雪橇的现象,但是在赫哲族地区,使用狗拉雪橇占有突出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赫哲族的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变迁,传统的赫哲族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同,服饰变迁的过程也不相同,20世纪初期分布于各地的赫哲族服饰文化已经因为地域的不同和主要的生产活动的差异而出现了差异。勤得利村溯江以上地区的赫哲人主要以狍、鹿皮原料做衣服,八岔村沿江以下地区的赫哲人以鱼皮原料做衣服较多。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混居的赫哲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赫哲族的传统鱼皮衣和兽皮衣也逐步被现代服饰所取代,与其他的服饰没有什么两样,在穿戴上民族性已经全部消失。之所以选择棉布等服饰材料,是因为棉布具有优良特质。可以说棉布代替鱼皮、兽皮是原始服饰向现代服饰的迈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服装样式上赫哲族在清末受到满族服饰影响较大,但到伪满以后受到汉族影响更多,如把以往肥大的款式改为展现身材苗条的瘦版样式,在帽子、鞋子的款式上加入新的式样,不但舒适更为美观轻巧。尤其是年轻的赫哲族男女在穿着打扮上更像汉族的着装,只有在地处偏僻村庄年纪大的老年赫哲族中还可以见到鱼皮衣服,但也是偶然想起才穿。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无论男女老幼都穿汉族服饰,“鱼皮衣饰”似乎成为一种历史符号但也确实在某种特殊场合存在着,这是因为“在经济相对稳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俗的某些事项具有很强的承袭性,很容易被接受。因为它只是反映在一个较为闭塞环境中对古老民俗的依赖与延续。民俗的传承性有时在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也会以与先前相差无几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构成了与新时代不甚协调却又确实存在的现实”。但同时,服饰作为维系民族性的辅助手段,其凝聚作用已越来越小,这本身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汉民族的服饰从宽衣博带发展到今天,无疑不是简单地囿于民族特色的结果,而是继承与革新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赫哲民族服饰的演变,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个道理。   2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近代赫哲族受到从事农业的汉族及满族的影响,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由于兼营了农业,渐以小米为主要食粮。这主要是由于新披甲人迁移到各驻防城后,清政府要在生活上给其以妥善的安置,其中安置的内容之一就是鼓励这些赫哲族种植农业作物。之所以鼓励赫哲族从事农业,也是由于随着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意识到解决驻防官兵粮秣和地方政府的各项支出,仅仅依靠给养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清政府考虑在设置驻防八族的同时,设置官庄和旗地,鼓励赫哲族人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即“新满洲迁来,若拨种豆地,每一响地给豆种一金斗,拨种谷米、黏米、高粱地,每垧给各种六升”。   应该看到,由于近代民族的进一步整合,赫哲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影响到其他民族。可以说这是赫哲族带给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贡献,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凸显其别样性。承受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近百年来赫哲族的饮食文化已和黑龙江汉、满、蒙三大民族没有突出的区别,这是由于赫哲族不断地迁徙和与外界的汉族、蒙古族、满族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民族之间彼此有了经济文化上的来往,相互受到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