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化、宣泄、狂欢与“超越唯乐原则”
摘 要:丑往往被当做美的对立面,但两者关系难以割裂,丑也可以说是艰深的美,其艰深在于需要分析和理解,唯乐原则就是解读审丑心理的一种较适用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主导心理活动”[1]5,在其主导作用下,丑通过转化、宣泄和狂欢三种形式使人得到快乐的心理补偿,但也应看到一些原则和方法的作用超越了唯乐原则。最后,理解了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认识审丑的价值。
关键词:审丑 唯乐原则 美学 弗洛伊德
一、丑是艰深而快乐的美
丑往往被当做美的对立面,但简单地用丑或美来判断事物很难,比如苏格拉底和伊索都兼具相貌丑灵魂美且智慧高的特征。丑与美的关系可以说是“丑服从于美”[2]25,丑衬托美甚至表现美,但在艺术中丑本身也可以就是一种美。艾柯在《丑的历史》中强调我们要区分“丑的本身、形式上的丑,以及艺术对这两者的刻画”[3]20,丑的本身或形式上的丑或许是让人不快的,但丑的艺术却不然。阿多诺说:“艺术中没有原本就是丑的东西”[2]32,有的只是没有表现力的东西。由于集体的社会形态、时代精神、哲学思潮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美丑的判断可能千差万别。如果我们认为某种丑的艺术是丑的,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所要表现的内容认识不够充分,用鲍桑葵的话说就是因为“我们的软弱和缺乏教育”[4]――软弱让人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现实,缺乏教育让人没有足够的理解力认识现实。这样一来,说丑是美的对立面,毋宁说丑属于“艰深的美”[4],或则说是需要我们下功夫去理解的美。
弗洛伊德运用唯乐原则将艰深的梦有解释力地分析为“以一种幻觉的方式来使人的愿望得到满足”[1]33。梦和丑都与情绪的移置、压力的宣泄以及爆发式的愉快感受有关,因此不妨从释梦中寻找灵感来理解丑。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主导心理活动”[1]5,我认为这一点具体到审丑中表现为:丑以转化、宣泄和狂欢三种形式使人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1]39达到紧张状态消除之后的快乐。
二、唯乐原则主导下的转化、宣泄与狂欢
丑首先是一种转化,我们往往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和以其他方式难以表达的情绪转化为丑并从中获得快乐。诙谐往往拿畸形做文章,以漫画、小品等方式嘲笑残疾人的不足;喜剧中逗人发笑的剧情也常建立在某些角色的伤心事的基础上;我们有时也以自嘲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尴尬事,从而释放现实生活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我们发现,通常可笑的那些对象、事件和情境,其本身并不完全让我们高兴”[5]347,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我们和同伴们的不幸和缺陷,我们实际上对此感到不快。在唯乐原则的调解下,我们把它们转化为丑的对象来欣赏,以此获得无可奈何的快乐,人们甚至这样表达心声:“严肃和阴郁是健康的乐观主义者的特权(我们不得不受苦,但永恒的荣耀属于我们),笑声则是在悲观中辛苦度日的良药。”[3]140
其次,丑是一种宣泄。如果说人们倾向于将沮丧、羞愧、焦虑等情绪转化为讽刺和猥亵,那么对于绝望、愤怒、懊恼、痛苦等另一些情绪,则倾向于宣泄。丑的艺术能将人心中难以表达的痛苦真实地表达出来,重金属摇滚乐甚至能让不欣赏它的人受到物理伤害式的痛苦,这或许说明它确实表达出痛苦。丑让人不快是其遭受如此非议的原因之一,但“任何一种丑都能经由艺术上忠实、效果充分的呈现而化为神奇”[3]9,得益于艺术的间离作用,丑的艺术使观众在其中实现消极情绪的宣泄而不是感到痛苦。创作这种丑的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宣泄情绪的结果,艺术家首先将自己的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接着就靠“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有着同样被抑制的愿望的人们”使得“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6]这些作品也在信念上给予人安慰,让人感到自己的痛苦被知道、被理解,人们能享受到一种冤屈昭雪般的快感。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人们为了忍受难以忍受的生命中的重负往往制造出一些错觉或者信念,比如窦娥冤的三桩誓愿“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都不符合美善的规则且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但我们依然得到慰藉。
最后,丑还是一种狂欢。“在对自我的所有克制和限制方面,通常会出现一种周期性地打破禁忌的现象”[1]141,这就是节日式的狂欢。这种狂欢带有解放的性质,将人们从过于严苛的规矩和过于清高的道德中暂时解放出来。这种狂欢与宣泄最大的不同在于,狂欢往往是集体性的,因此受到集体心理的影响,使得其中的个人“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在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1]77。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节日式的狂欢,我们总因习以为常忽略节日里漠视某些规则的现象的不寻常,比如:“农神节期间,奴隶可以代替主人的位置”[3]135;《巴黎圣母院》中愚人节时以最难看最丑陋的原则选举“愚人王”也是对平时价值观的反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