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笄礼文化探微
摘 要:笄礼是古代汉民族女子的成年礼,女子行笄礼,“成人之道也”,这个仪式标志着受礼者已经成年,可以脱去童子服饰,改穿成人服饰,同时享有婚姻的权利,是家族把个人作为最小组成分子,通过仪式正式纳入社会结构中的有效手段。现代成人仪式应该吸收笄礼的优良传统,用适合现代青年心理的形式广泛开展,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笄礼 仪式 礼记 服饰
一、《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凡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该书最初为西汉时期的戴圣所纂辑。《汉书·儒林传》曰: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沛庆普孝公。孝公为东海太傅。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在汉代,《礼记》本是附属于经(《仪礼》)的,而自郑玄为之作《注》以后,始与《仪礼》、《周礼》鼎足为三,而魏时又第一次为之立学官。到了唐代,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儒学,高宗永徽二年,统治者诏诸儒臣在《五经》的基础上考订《五经义疏》,加以增删,永徽四年,以《五经正义》之名正式颁布于天下。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礼仪规范的重要著作。《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当中的一些礼仪规范经过历代传承延续到了现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以它巨大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笄礼。笄礼是中国汉民族女性的成年礼。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象男性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仪式。
二、笄礼
2·1笄礼简介
笄,《说文解字》:“簪也。从竹,幵声。”《篇海》说,“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笄为一种发饰小件,被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最开始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加“笄”(或叫“及笄”),就自然成为了汉民族女性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由笄字还衍生出了很多汉语名词,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儿 ;及笄,是指女子到了成年该行笄礼的年龄 ;笄年指及笄之年,代表已经成年的意思 ;笄冠指女子及笄,男子加冠,代表男子或女子成年的含义。《礼记·曲礼》说:“子许嫁,笄而字。”意思是说女子是在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礼记·杂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郑玄注:“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礼的仪节,文献没有记载,《通典·女笄》只说,“笄女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在中国古代,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2·2 先民论笄礼的意义和价值。
在诸多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对于笄礼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如《礼记·曲礼》:“女子许嫁,笄而字。”《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今韵会举要》:“女子十五而笄,许嫁而笄。”《白虎通》:“女子幼,嫁必笄。”《礼记·乐记》:“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通典》:“笄冠有成人之容。”《淮南子·齐俗训》:“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劗鬋。”
总体来说,“笄礼”代表女子已经成人,到了婚配的年龄,可以许嫁,而行笄礼总是和取表字这样的仪式相联系的;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女子举行了笄礼就代表着到了避讳男性的年龄,在先民看来女子这时候身心各方面都达到了某种成熟,应足不出户,不可以和男性来往,一直等到出嫁的那一天。第三层含义就是从社会意义来说,女子举行了笄礼,代表着已经成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可以独立承担社会责任。
三、笄礼仪式过程
关于笄礼的仪式程序,先民曾经在古代的文献中记录了下来,如在成书于唐代的《通典》上记载到,“周制,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许嫁,已受纳征礼也。笄女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祖庙,女高祖为君者之庙,以有缌麻之亲,就尊者之宫教之也。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宗室,大宗子之家。《公羊传》:‘妇人许嫁,笄而字之,死则以成人之丧埋之。’谓不为殇也。”“燕则鬈首。既笄之后去之也,犹若女鬈也。”“许嫁笄,当使主妇对女宾执其礼,其仪如冠男也。又许嫁者用醴礼之,不许嫁者,当用酒醮之,敬其早得礼。”如北宋作者司马光在《司马氏书仪·笄》中记载道:“女子许嫁笄,主妇女宾执其礼。……戒宾宿宾之辞,改吾子为某亲,或邑封。陈服止用背子。无篦幧头。有诸首饰席一。背设於椸。栉总首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