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FWA报批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入网技术要求 -3.5GHz固定无线接入 ACCESS 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5GHz FIXED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 (报批稿) 前 言 本标准规定了FDD双工方式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接口要求、无线收发设备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功能要求以及供电、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其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FDD双工方式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对于在专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系统也可参考使用。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丁玮、熊四皓、党梅梅、汪群山、常若艇、李剑雄、张力、范炯毅。 目 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缩略语 2 4 系统参考模型 3 4.1 中心站 3 4.2 终端站 4 4.3 接力站 4 4.4 网管系统 5 5 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 5 5.1 工作频段 5 5.2 波道配置 5 6 功能要求 8 6.1 业务支持能力 8 6.2 其它功能要求 9 7 接口要求 10 7.1 业务节点接口(SNI) 10 7.2 用户网络接口(UNI) 11 7.3 空中接口 12 7.4 网管接口 13 8 无线收发设备要求 13 8.1 无线工作方式 13 8.2 发射功率和功率容限 13 8.3 发射频谱 14 8.4 同信道干扰 17 8.5 邻信道干扰 18 8.6 接收机门限电平 19 8.7 杂散发射 21 8.8 发信频率容限 23 8.9 接收机动态范围 23 8.10 天线要求 23 9 同步要求 24 9.1 同步方式 24 9.2 内部时钟要求 24 10 性能要求 24 10.1 对电路型连接和电路仿真型连接的性能要求 24 10.2 IP层传递性能 27 10.3 ATM层传递性能 27 10.4 可用性 28 10.5 稳定性 28 11 网管要求 28 11.1 基本原则 28 11.2 基本功能 29 12 其它要求 31 12.1 供电要求 31 12.2 环境适应性要求 31 12.3 过压、过流保护 32 12.4 电磁兼容性 3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FDD双工方式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接口要求、无线收发设备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功能要求以及供电、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其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FDD双工方式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对于在专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系统也可参考使用。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D/T 976-1998 B-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物理层规范 YD/T 1070-2000 接入网远端设备Z接口技术要求 YD 1138-2001 固定无线链路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N 020-1996 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1接口技术规范 YDN 021-1996 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2接口技术规范 YDN 052-1997 B-ISDN ATM层规范 YDN 053-1997 B-ISDN ATM适配层(AAL)规范 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YD/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 870-1996 用户终端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1007-1999 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 ITU-T G.961 (3/93) 金属本地线上用于ISDN基本率接入的数字传输系统 ITU-T I.430 (11/95) 基本速率用户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 ITU-T G.703 (10/98)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 ITU-R F.697 利用数字微波接力系统形成基群以下比特率ISDN连接的本地级部分的差错性能和可用性指标 ITU-R F.1189 利用数字微波接力系统形成基群及基群以上恒定比特率通道的差错性能 RFC0894 以太网上传送IP包的标准 RFC1042 IEEE802网上传送IP包的标准 RFC1213 基于TCP/IP的因特网网络管理信息库:MIB-II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