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见疾病1的超声诊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诊断学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形态,轮廓,包膜,边缘 斜切面肝脏呈楔形,右叶厚而大,向左逐渐缩小变薄,延至左叶外侧缘形如三角形的锐角。纵切面略呈三角形。轮廓光滑整齐,包膜回声强而清晰。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 肝脏内管道系统回声:肝静脉及门静脉的分支呈管状无回声。 肝内管道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弥漫性肝脏病变 局灶性肝脏病变 脂肪肝 正常肝细胞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 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40%时,或全肝脏1/3肝小叶脂肪沉积叫做脂肪肝。 脂肪在肝细胞中发生过量的浸润,没有被消耗的脂肪形成脂肪滴,散布在肝组织中,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肝细胞肿大、肝脏增大,边缘圆钝。 肝脂肪变性如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发生肝硬化。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较多,如高脂肪的饮食、高胆固醇饮食、低蛋白饮食、感染、中毒、内分泌疾病、肥胖病和肥胖者等。 弥漫性脂肪肝声像图特点 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 肝区点状回声亮度增强,肝切面图前2/3~ 1/3点状回声密集,回声明显增强,图像后的1/3~ 2/3回声衰减、减弱。 肝脏血管回声明显减少,显示不清,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 肝、肾纵切面,同时显示肝、肾脏,肝与肾实质回声反差增大。 非均匀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数叶呈不规则分布.脂肪沉着区与非沉着部分复杂交错。 国内有人将该病分为三型。 I型,局部浸润型。指肝实质中有小片区域脂肪变,表现为单个或数个致密的回声增强区,边界清晰。 II型,叶段浸润型。脂肪浸润范围与肝脏的叶、段相吻合呈强回声表现,而正常肝叶呈相对低回声。 III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残存小片正常区,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仅残存一小块或几小块正常或相对正常肝组织,形态多不规则,内可见门静脉或肝静脉分支。范围小时,多呈边界清楚的椭圆形弱回声区。 小儿脂肪代谢障碍所致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分门静脉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两类。 门静脉性肝硬化为肝之慢性、弥漫性及渐进性疾患,其主要病变有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肝细胞的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肝小叶的结构被破坏,(肝的结构紊乱,引导起肝脏变形,质地变硬,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寄生虫,等不同性质的因素反复或持久的作用,都可引起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由胆道系统长期梗阻,胆汁滞留引起肝内小胆管扩大、破裂、胆汁外渗导致肝细胞血坏死和继发性炎症,继之纤维组织增生,侵入叶内及细胞间而形成肝硬化。 超声表现 早期:肝脏大小变化不明显,包膜尚光滑,肝实质回声颗粒增粗,回声普遍增高透声性差,血管纹理基本正常,无特异性声像图。 典型肝硬变: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积常有缩小。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肝实质回声: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分布不均匀的短小粗线状增高回声或网格状增高回声,围绕不规则形状的低回声区。肝静脉内径变细或粗细不均、走向僵直、迂曲,甚至因闭塞而消失。门静脉压力增高至门脉主干增宽或形成门脉内血栓;侧支循环开放;脾大。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征。 诊断要点 直接征象 肝失去常态 肝表面凹凸不平 回声不均 肝静脉变细 间接征象 门脉高压 胆囊壁水肿 脾大 腹水 门脉血流缓慢 可见返流 淤血肝 有急性或长期慢性心脏病史,心力衰竭使肝静脉系统淤血,增粗,肝大。 超声检查有显著特征。 严重程度随心力衰竭变化,并能反映心功能的状态。 临床表现 急性心包填塞、下腔静脉或肝静脉血栓形成,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肝大,肝剧痛,肝压痛明显。 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肝大,肝痛轻,肝大可随心衰的好转而减轻,甚至消失。 声像图表现 肝脏增大,变厚边缘钝 三支肝静脉扩张直径达0.8-2.0cm 下腔静脉明显增粗 内径2.5-4.4cm,随呼吸及心搏管腔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弱 肝脏回声均匀,纹理清晰 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相应原发性病变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囊性 实性 囊实混合性 肝囊肿 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形成肝囊肿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种。前者以肝包虫病为多见,后者又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其中先天性最为常见,通常名为肝囊肿,也就是指先天性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的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它起源于肝内迷走的胆管,或因肝内胆管和淋巴管在胚胎期的发育障碍所致。也有人认为胎儿患胆系炎,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