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周围炎的中医综合治疗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腱周围炎的中医综合治疗措施   跟腱周围炎是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产生原因为跟腱周围组织与跟腱长期摩擦,产生出血、水肿、渗出和变性,继而影响跟腱血脉供应,同时组织增厚或粘连,使跟腱弹力下降等。跟腱周围炎大都无明显的直接外伤史,除急性拉伤外,常发生于进行下肢负荷过多的跑跳动作时,跟腱逐渐产生一种疲劳性损伤。跟腱周围炎是跟腱断裂的先兆,因此,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症状:足跟后部疼痛及压痛   初期,活动后或疲劳时感到小腿发紧、疼痛,踝关节屈伸活动可诱发或加重,踝关节抗阻力屈伸时疼痛加剧。   后期,变为持续性疼痛,站立或走路时就出现小腿后侧疼痛,起跳或落地时疼痛更甚,上下楼梯时因牵拉跟腱也可引起疼痛。   晚期,由于周围组织增生粘连,常出现梭形肿大,可感到跟腱变形,粗大而硬,捻动跟腱有摩擦音。   推拿治疗可消除疼痛   跟腱周围炎急性损伤者局部外敷活血化瘀中药,尽早配合推拿治疗;慢性损伤者推拿治疗原则为舒筋活络,松解粘连。   症状较轻者可采用点穴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采用点穴法可以缓解、消除不适及疼痛,恢复功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拇指指腹依次按压承山、昆仑、仆参、申脉、太溪,力度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垂直按压。每个穴位持续约10秒钟,然后逐渐放松,反复3~5遍,以达到舒筋络、活气血、止疼痛的目的。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昆仑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仆参穴:位于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申脉穴:位于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太溪穴:位于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疼痛较重者,可在点穴后配合循经取穴的方法以止痛首先,用轻摩、揉捏、掌揉法对小腿及跟腱进行放松温通,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使浅层肌肉逐渐松弛。然后加大力度,以较重手法对小腿肌肉进行推压、掌压和拳压,由浅入深,充分放松小腿深层肌肉,以达到解除痉挛、舒筋活血的目的。接下来进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撩跟腱。一手置承筋穴,以第五掌指关节着力,做攘法3~4分钟。有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   第二步,揉跟腱。双手拇指分别置于跗阳穴、筑宾穴处,以指腹着力,沿跟腱两侧向下揉至仆参、水泉止。重复揉3~4遍,有和血养筋的作用。   第三步,拿跟腱。双手分别置于跗阳、筑宾,昆仑、太溪、大钟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拿法2~3分钟,有舒筋活络,松解粘连的作用。   第四步,分筋。以拇指末节指腹着力,沿跟腱表面及两旁做分筋2分钟,有行气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   第五步,摇踝。一手握患踝前上方,另手握患足尖,使患踝做顺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摇晃活动,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2~3遍后,可配合扳踝1次。摇踝关节2~3分钟,有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的作用。   第六步,扳踝。在摇踝间隙中,做跖屈、背伸扳踝各3~4遍。扳踝时,力量平稳持续,扳至最大限度时,停留片刻以增强松解粘连的作用。   艾灸可以减轻疼痛   温和灸 手持艾条或用单眼艾灸盒,在承筋、承山、跗阳、昆仑、仆参、申脉、筑宾、太溪、大钟、水泉穴处和局部痛点施灸,以皮肤发红温热为度,1次/日,每次至少30分钟。为增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可以先在局部涂抹活血化瘀药油或药膏,然后施灸。   隔蒜灸把独头蒜切成1元硬币厚的片,用牙签扎上眼,放置捏成圆锥状的艾绒,放在跟腱局部的痛点施灸,1次/日,5~10壮,次。发挥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达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药外敷缓解疼痛   宽筋藤外洗方:舒筋活络取宽筋藤、艾叶、千斤拔、鸡血藤、豆豉姜各30g,水煎熏洗患处,每天熏洗1~2次,先熏后洗,每次洗20~30分钟。每剂药可用2天,第1天用后,可留第2天加水煮沸,继续熏洗。   舒筋活血洗方:活血止痛 取伸筋草、海桐皮、秦艽、独活、当归、钩藤各10g;红花、乳香、没药各5g。水煎熏洗,2~3次/日。   六虎散:温筋通络,祛风止痛生川乌、生草乌、狼毒、生半夏、生附子、生南星各等量为末。将粉末2~3汤匙放小锅内,加水并加白酒2~3 ml调成糊状,煮5~10分钟,待温和后外敷患处,也可调成膏外敷患处。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热敷也能很好地缓解跟腱周围炎的疼痛症状。   跟腱周围炎的康复保健——牵拉跟腱   除了必须选择晗当舒适的鞋子,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浸至小腿最佳),经常放松肌肉,注意劳逸结合以外,牵拉跟腱是预防和治疗跟腱周围炎的有效方法。跟腱牵拉法能够放松小腿肌肉,缓解跟腱疲劳,预防跟腱周围炎的发生;也能促进局部循环,松解粘连,使患者感到小腿轻松、舒适,跟腱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