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离“猝死” 牢记6句话
去年年末,国内连续发生数起青年人突然死亡事件,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此类事件为何会发生,如何预防类似事件重演?听听专家的说法。
远离“猝死” 牢记6句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 张凤如
所谓“猝死”,是指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世界医学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猝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心源性猝死,一类是非心源性猝死。
80%以上猝死为“心源性”
据统计,约80%以上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所谓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无论以往有无心脏病。其余20%为非心源性猝死,如脑出血、电击伤、溺水、中暑、意外伤害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由于猝死常常发生在平素健康的中青年身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猝死者多有基础疾病
近年来,最常见的导致中青年猝死的原因是冠心病。据统计,约1/4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要表现。有些人在发病前没有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如胸闷、胸痛等,有些人虽然有不适症状,但未引起重视。在猝死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近15年来,北京人总胆固醇上升了24%;冠心病的死亡率,男性35~44岁和45~54岁年龄组分别上升154%和76%,女性44~55岁组上升了40%。这些数据都是惊人的。
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也是导致中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患者常因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发生猝死。暴发性心肌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症心肌炎,常见于年轻人,患者常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此外,马凡综合征、儿茶酚胺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也会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生猝死。
发生猝死常有诱因
1. 长期的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现在的很多中青年人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经常加班,甚至通宵达旦工作。还有些人则是娱乐过度,长时间打网络游戏、打麻将或看电视。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集中状态,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内分泌功能紊乱,若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就容易发生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我院就曾接诊过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通宵看世界杯足球赛而诱发猝死。
2. 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
短时间内超负荷的剧烈运动,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容易发生心源性或脑源性猝死,尤其是原有冠心病、高血压及心肌病的人。剧烈的运动会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心脏在超负荷状态下,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在运动时已经出现胸闷等不适,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选择了继续运动,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3.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酗酒导致心肌中毒损害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短时间内大量吸烟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肌负担突然增加,进而诱发猝死。
猝死前,多有预兆
猝死发生前,部分人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也有人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中青年人,尤其是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这三项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即时去医院就诊。
有人猝死,立即施救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昏厥或摔倒在地,大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能袖手旁观,应立即施救。首先,将患者的身体放平,看看其有没有呼吸和心跳,若没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实施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是将双手交叉重叠放在患者的胸骨上(稍偏左),进行有节奏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每做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若现场有氧气,则更好。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有大量分泌物,要及时清理。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经常会举办心肺复苏的普及教育活动,许多民众都可作为急救员,自动体外除颤器也已被广泛使用。我国在这方面落后许多,非常有必要对广大群众进行相关普及教育及操作训练。
预防猝死,从“源头”抓起
要预防猝死的发生,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猝死的病因预防工作。冠心病是中青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又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要预防冠心病猝死,必须从控制危险因素着手。来自于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过去的50年中,他们积极宣传并推进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二级预防(已患冠心病,采取措施延缓其进展),使近30年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其次,要经常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以及早发现那些有猝死危险的高危人群。比如,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发现很多心脏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