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启示: 要求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做到合乎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第一,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三,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的有形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边塞风景描述了 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2.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考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并进一步认识事物。) (2)二者的辩证关系 ①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 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解析 少年易老、沧海桑田,诗意在于说明运动的绝对、永恒,C项正确。运动无条件,A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项错误。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解析 甲的观点属辩证法观点;乙的观点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是相对主义观点;丙的观点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是形而上学观点。A项符合题意,B、C、D项三种排列排序不正确。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 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规律 1.水往低处流 2.价值规律 3.万有引力规律 4.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季 5.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6.地球自转和公转 7.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8.中学生守则 9.冬天下雪春天开花 1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西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美人鱼”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美人鱼”的反映 B.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C.“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一个感性形象,他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上海卷第15题)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3.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重庆2月调研测试卷(2016重庆一诊)理数试题及答案要素.doc
- 2016届重庆八中九上数学试题及答案要素.doc
- 2016届高三3月联考政治生活2单元复习题要素.doc
- 2016届高三作文备考之“时评十篇”要素.docx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第七章电化学基础7-2a要素.doc
-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_模块二专题五第11课时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要素.ppt
- 2016届高三数学(理)大二轮复习课件:2-4-3+解答题的解题程序模板要素.ppt
- 2016届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共有20张PPT)要素.ppt
- 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专题01语言运用之语音、字形、标点、修辞及综合运用等Word版含解析要素.doc
- 2016届高三第九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j要素.ppt
- 2016届高考全国一卷理科综合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试卷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件:15国共的十年对峙(共27张PPT)要素.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30天048类解题能力专项练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1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要素.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30天_04_8类解题能力专项练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七)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二十八)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要素.doc
- 2016届高考化学新课标三轮复习课件: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分类要素.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二)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共48张PPT)要素.ppt
最近下载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