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题型)高一年级语文每周一练(7)
第一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是自觉自愿的。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
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明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乌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当读者再三再四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词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
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说的是创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
(节选自张筱强、吴素玲《文学漫步》,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欣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B.文学欣赏离不开读者的想象,读者在对形象的补充和重塑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净化思想、培养人格的目的。
C.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补充环节,没有文学欣赏的作家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D.文学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在反复研读中进入体验和玩味阶段,最后进入审美判断阶段。
【答案】C(错在“补充环节”,应为“文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
2.下列选项中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既要深入观察宇宙人生,又不为客观现象所局限。
B.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既要全身心投入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精髓,又要善于超越,作出理性的评价判断。
C.对文学创作而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人生;对文学欣赏而言,则是文学作品。
D.作为一个文学欣赏者,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始终做一个清醒理智的判断者,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作品内涵,不能沉溺于作品中,更不能失去自我。
【答案】D(“始终做一个……”“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不对,可以根据原文“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做出判断)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次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对其中一些人物产生或怜惜或厌恶的情感,进而领会作者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
B.面对“昏鸦”你会想到“乌鸦在凄声尖叫、绕树盘旋”,面对“人家”你会想到“一处村落、炊烟四起”,这就是文学欣赏中的体验与玩味。
C.文学欣赏进行到审美判断阶段,通常会探求作品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其性格心理,形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态度。
D.本文所说的“入乎其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整理_21653.doc
- 新三数解读.ppt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ppt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_593492.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_183497.doc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组成.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我身边的水资源.ppt
- 五上《13、钓鱼的启示》ppt.ppt
- 新人教版七年级正数和负数.ppt
- 【专家PPT】国网上海经研院(王骏):2025年“碳博士”智能装置推动居民社区电碳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报告.docx
-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超经典.doc
- ×××企业2024年科学碳目标管理方案.docx
- 【专家课件】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储能——新能源系统的核心.docx
- 【专家PPT】姚晨晨:抽水蓄能规划及经济性分析.docx
- 2023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农业机械检测与维修农机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pdf
- 【专家PPT】水电总院: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docx
- 【专家PPT】时璟丽_ 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机遇与挑战.docx
- 2023年山东省“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测试含答案.pdf
- 5MW-10MWh 储能电站技术方案.docx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doc VIP
- SYB第八步(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常用急救药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doc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泉州公交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