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韵1500心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之韵1500心得体会 篇一:中秋之韵 中秋之韵 中秋之韵 作者/吴 晓 若要说起中秋节,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小时候有一年在外婆家过的节了。 外婆家虽说也算是现代民居,却也住了二三十年了。房梁顶上的瓦片错落有致,灰扑扑的,却显得无比朴实、华贵。那白色的石灰早已染上了灰尘和岁月的痕迹,可在我眼中,这绝比刚粉刷好的白墙养眼。那灰色的墙上,早已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苔,有一种别样的和谐。 晚上了,银白色的月光散发着迷人的光辉,缓缓地升了起来。月亮周围散发着淡淡的乳白色光辉。美丽,而又让人无法轻易捕捉,如纱如丝,如梦似幻。有时,几片薄如蝉翼的云朵,会将月光轻轻地包裹起来,好似仙女们巧手织成的银光纱衣。月亮上的黑影,随着月亮轻轻飘动着,使我总是会时不时想,那是不是嫦娥因为思念后羿,而在月宫上独自跳着仙舞呢?人们为什么要拜月呢? 这时,外婆总会摇着蒲扇跟我讲关于中秋的故事:后羿自从射阳为民造福后,受到百姓了的爱戴。后来,后羿娶了位妻子,名叫嫦娥。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成仙药。后羿舍不得嫦娥,便把药交给了嫦娥。蓬蒙乘后羿不在的时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爱着后羿不肯将药给蓬蒙便将药吞了下去,飞上了天空。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后,便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桂花散发着阵阵花香,从隔壁的邻家小院中飘来,虽然看不见隔壁的桂花树已经长成了怎么般模样,但我猜测,今年的桂花,也一定千朵万朵压枝低,似那金灿灿的黄金白玉。我轻轻的咬着手中的月饼,桂花的香味与月饼的香味在我的鼻尖与舌尖久久的回荡着,使我至今都无法忘怀。好像在告诉我们,中秋节,就该这么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外婆继续讲着:元朝末年,有一官吏叫方国珍,在他管理温、台、甬三地时,人民安居乐业,百姓感其恩。方国珍是个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提前一天,改为正月十四;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为八月十六.这样,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欢度节日,什么猪油汤团、火腿月饼统统可以照吃不误.于是,在从那时候起温、台、甬三地,人们就都在八月十六这天赏月吃月饼了,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于人。”从那以后,月亮、桂花、月饼与外婆的故事,像一首中秋之韵,印于我心间,无法抹去。 篇二:初中生中秋作文1500字欣赏:乡下母亲 初中生中秋作文1500字欣赏:乡下母亲 初中生中秋作文1500字欣赏:乡下母亲 岁月如梭,又到了充满思乡情怀的中秋佳节。每逢此时,我总想起乡下的母亲,心中充满了愧疚。 我的老家在苏北偏僻的乡下,母亲是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一家人苦中作乐,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充满了亲情和温馨。平时,母亲很少买吃鱼肉给我们吃,不是母亲不心疼我们,而是我和哥两人上学,开销大,而家里收入却很少。但在每年的中秋这一天,母亲会毫不吝啬,早早地准备好鱼和肉,让我们开一次荤,好好地饱餐一顿。到了晚上,月上树梢,母亲就会从家中搬出一张桌椅,把买好的月饼、水果放在桌上,再准备几杯白酒和几副筷子,按我们老家的风俗,这是祭月,母亲不准我们吃桌上的贡品,可我们一点不买她的“账”,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不是偷吃月饼上薄而脆的外层吃,就是拿一些水果遛到麦场上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因而每次祭月的贡品,都在我们调皮中不能完整无缺。这难忘的童年中秋节,就象亲情一样,让我们过了一年,又想过下一年。 母亲的生活是很艰辛的。父亲见家里开销大,收入少,很早就外出打工了,逢年过节才回家和我们相聚。母亲为了我们,衣食住行、田间地头,无不洒下她那辛勤的汗水。当我们兄弟俩还在清早朦胧的睡梦中时,母亲就早早地起床,担水、洗衣、做饭忙个不停,有时还到田间地头忙一会农活。待我们起床后,母亲招呼我们吃饭上学。当太阳露出晨曦的笑脸时,母亲便带着农具,下田干活了。白天,母亲忙个不停,夜晚,她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纳制鞋底、缝补衣服。在母亲辛勤的养育下,我们渐渐地长大了。那年的夏天,我和哥相继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大学。中秋前夕,我们离开了母亲,各自到外地上学去了,留下了母亲一人在乡下。因为家里穷,为了我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父亲在外奔波更是很少回家,而母亲比以前更加辛苦了。上学的几年里,中秋节都不在放假时间里,我们不能回去和母亲团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信回去。母亲也很想念我们,她不识字,常托人写信叫我们好好读书,要经常写信回家。我每次收到母亲的来信,都能感觉到母亲思儿的心切。就象我们放寒暑假回家一样,平常不善言笑的母亲,再苦再累仍有一脸的惬意。 毕业后那年中秋,我和哥在城里有了工作,都写信叫母亲到我们工作的城市来住住,可母亲担心我们刚到单位,怕影响我们的工作,又说

文档评论(0)

raojun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