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是指石油.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 一、油气运移概念 简单讲,油气运移就是指油气在地壳中的移动。准确而言:油气运移是指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移动。 油气的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再形成、再破坏等紧密相联,密不可分。 从油气运移的特征看,进入储层以前的运移是一种高分散态的聚集,而进入储层以后的运移是相对整体的运移,二者运移的动力特征是有差异的。 一般将生油层中由固体有机颗粒(干酪根)衍生出的油气混合物,在细粒生油层的毛细管孔隙中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简单地说:油气自细粒生油岩层中向外排出的过程即为初次运移。 对于油气运出母岩后在储集层内部的全部传导过程则称之为二次运移. 二、 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油气运移有渗滤和扩散两种基本方式。 渗滤是一种机械运动方式,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总是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方向流动。流动特征可以用达西定律描述: Q=[K ·S · (p2-p1)] /(L · μ) 扩散是分子布朗运动产生的传递过程。扩散方向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扩散传递速率与浓度梯度有关,服从费克(Fick)第一定律: J= - D · gradC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在细粒母岩中,未压实前,水的含量是非常多的,有机物生成烃的数量,与母岩中水的含量相比是非常小的,所以普遍认为,水是油气运移的载体。一切引起水体运动的动力因素,都是油气运移的动力。 在油气初次运移中,主要动力因素有四个方面: 机理类似于挤压含水的海绵一样,生油层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地静压力)作用下,其孔隙中的水以及油气即要向外运移。 当岩层中的流体压力为静水压力时,称之为压实平衡。 当其上发育了新地层后,新地层的负荷作用将使下伏地层压实,颗粒重新紧缩,产生粒间流体承压。 (一)压实作用 粒间流体压力与静水压力的之差为剩余压力。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孔隙流体得以运移排除。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以纵向为主。 当上覆地层沉积在盆地中心厚而边缘薄时,从而产生横向剩余压力差,使流体从盆地中心向边缘运移。 在砂泥岩交互的地层中,泥岩易于压缩,且压缩率大,而砂岩不易压缩,压缩率小。从而造成泥岩中流体剩余压力较大,而砂岩中流体的剩余压力较小(理解时可先假设两岩层的流体相互未流动运移),由此造成了二岩层之间的流体剩余压力差,从而使得生油岩中流体向储集层中运移。 所以, 油气运移的总体规律是:从高压的生油岩向低压区,即向上或向下流向储集层;从盆地中心移向边缘。 对于较薄的生油岩层,在上覆沉积物的均衡压实作用下,油气运移的载体水在1000米左右时即被很快排出。 此时,有机质尚未大量生成油气,待达到1500米左右的油气生成的主要深度范围时,生油岩中所含流体很少。要携带大量油气运移出去已不可能。不利于油气的聚集。 (二) 欠压实作用 对于较厚或巨厚的泥岩层,由于流体排出面积所限,相对排出速度较小,以致在上覆负荷压力下,只有泥岩边部的水体能被及时排出而压实,而泥岩层内部流体受阻不能及时排除,使得负荷的一部分被孔隙流体所支撑,从而产生了与该岩层深度不相适应的异常高压。 所谓异常高压也就是指高于正常流体压力的压力现象。此现象即被称为欠压实。然界这种异常压力分布较普遍,但主要见于中新生界地层中。 造成异常高压的根本原因是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受阻,此外,后面主要讲的蒙脱石脱水、水热增压、烃类聚集、构造作用等因素都能增大孔隙的高压异常。 异常高压不仅对油气运移有利,而且对油气聚集有利,对油气的保存也有利,具体表现在四方面: ①首先,欠压实泥岩中的异常高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重要动力。由于异常高压的出现,延迟了水体排出的时间,当水体排出时间延迟到油气生成的深度以后时(约1500米),异常高压作用释放的水,将携带油气一起排出生油岩层,使油气得以再次运移而聚集。 ②其次,由于异常高压作用,使得岩层孔隙度较大,载油的水体较多;且处于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的水,有利于油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水对油气的载运。 ③延迟了油气运出母岩的时间,从而为圈闭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