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梓潼中学 张鋆 中国古典山水诗鉴赏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山水诗】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朱熹 《论语章句集注》 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和山契合交融达到了化境,高蹈出尘,借以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完善的体现。诗人于世态的炎凉深有体味,更加认识到山水的可亲可敬。 起源与发展 渊源先秦时代的诗歌 曹操《观沧海》 发扬自渊明手笔 东晋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 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朓) 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 宋代苏轼、杨万里……。 羲之和当时的名士 41人聚集兰亭,游宴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和清流激湍之间,当场写作了不少模山范水、畅叙幽情的诗篇,后编纂成《兰亭集》。 中国古代第一位山水诗人 渊源先秦时代的诗歌 曹操《观沧海》 发扬自渊明手笔 东晋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 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朓) 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宋代苏轼、杨万里……。 曹操《观沧海》为汉以前诗坛唯一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 开创初期 谢灵运(晋末宋初):开模山范水、雕缕字句的先河。其山水诗句秀辞巧,如善于调度语言的匠师,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 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登池上楼》) 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 鼎盛时期 【盛唐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盛唐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到了盛唐,祖国的统一、 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被祖国多姿多采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另外,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盛唐山水诗所追求的乃是神似,他们刻划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 【孟浩然】布衣终生,其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作者似乎不是在作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 句。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 其山水诗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 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 汉江临 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 青。《送邢桂州》 都是表现自然景物给人的整体印象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 【李白】其山水诗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 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 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