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岳阳楼记 唐朝初年,天下大旱,很多地方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岳阳地区也遭此大灾,县令见了忧心如焚。他茶饭不香、早思暮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县令请来了所有的豪门富户,对他们说:“我们守着八百里洞庭,应该好好地观赏游玩。如果造一座高楼,可以一览洞庭全景。诸位大人在楼上吟诗作画,听歌赏月,举杯极目,岂不是风流千古?”有钱人听了,觉得想法不错,纷纷出钱建楼。 县令即可找人设计、施工。结果,岳阳人有了谋生之道,非常顺利地度过了荒年。 第一节 消费与储蓄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第三节 乘数理论 背景 2009年1月22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0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我国2008年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而1952年我国的GDP为679亿元。 2008年一天创造的GDP就超过1952年一年的GDP总量。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国的产出水平和收入水平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研究宏观均衡。因为一国的产出和收入是在宏观经济均衡中实现的。 均衡:在经济学中指的是一种状态,即:经济中的各个行为主体都通过市场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人能从这种状态的改变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此时所有的主体都没有改变行为的动机,经济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 宏观均衡:当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彼此不再变化时,总体经济就达到均衡。 宏观中,当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就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此时的总体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1、总产出 一个经济体在某段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是可供应社会支配的总量,是可以用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 2、总收入 总产出是由各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出的价值必然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支付给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形成他们的收入,把所有人的收入加总起来就是经济中的总收入。 3、总供给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 它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 4、总需求 经济中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之和。 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 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 第一节 消费与储蓄 一、消费函数 1、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 不存在政府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没有供给的限制,存在资源闲置 2、消费函数: 总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数值对应关系。 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同方向的变动。 3、数学表达式 C=a+bY 其中,C代表消费; a代表自发性消费 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 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a:自发消费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消费支出,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当收入为零时,举债也要必须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主要受地域和时间的影响。 bY:引致消费 与收入正相关,收入越多,相应的消费水平越高。 4、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消费增量同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值即:国名收入每增加1元,会把多少用于消费 MPC越高,表示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小。 二、储蓄函数 1、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 2、储蓄函数的推导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一、假设前提 二、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1、均衡国民收入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水平是由AD和AS共同决定的,在这里我们仅仅考虑AD的决定作用。 2、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模型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