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二、课程的几种涵义 三、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四、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大教学论观 2、大课程论观 3、相对独立论 4、相互作用论 5、相互整合论 1、大教学论观 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 2、大课程论观 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教学理论归入课程理论范畴之内。 3、相对独立论 认为课程与教学各自相对独立,互不交叉(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也坚决主张将课程与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也有人明确提出和阐述了课程与教学“两者相互独立和相互分离”的观点,主张“课程与教学:教育实践的两个领域”,这实际上是一种将二者并行独立的观点。 4、相互作用论 即认为课程与教学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存在着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与作用。课程是教学的蓝图或目标,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过程,通过对实施结果的评价反馈又反过来对课程施加影响。 5、相互整合论 美国学者韦迪( R. Weade)提出“课程教学”概念。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课程不再仅仅是表态的书面文件(教科书、教学大纲),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变革,意义不断生成。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 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这样,就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内容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成为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思考题:美国学者塞勒曾经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球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五、课程理论流派 按照按照关注的中心的不同,分为 学科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论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Subject-centered Curriculurn)又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便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3)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又称问题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活动,强调学校课程应该成为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工具和手段。 在20世 纪30年代,以美国的康茨(G.S.Counts)和拉格(H.O.Rugg)为代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主观设想的蓝图“改造社会”,把学校作为形成“壮会新秩序”的主要工具。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并给予“天才生”以独立研究的机会。 到了50年代,以布拉梅尔德(T.Brameld)为主要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学派有所发展。60年代的课程改革遭到挫折以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