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焚书坑儒”灾难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 “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 “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共同点:内容相同,都继承孔孟“仁”“礼”思想,都认为“理”是万物本原,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相同:都压制了人的自然欲求,都维系了封建专制统治。 (2)不同点: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就是“理”;“求理”的方法不同。理学通过“格物致知”以知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则通过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归良知而成为圣贤,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三.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 (1)共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都对旧有的思想体系进行批判。 (2)不同点: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学说,冲击了旧的思想体系,对后世思想的发展起了启蒙作用。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处于萌芽时期,末能产生能够推翻旧制度的资产阶级,所以中国明清的启蒙思想并没有推动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等主张,推动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3)出现这些不同点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东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从而使社会革命的条件差异巨大,如中国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末能产生领导社会革命的新的阶级。而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另一方面,东西方君主专制的程度差异较大。如中国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西方君主专制的程度相对较弱,许多国家都有议会决策的传统。 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一.基础小练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 ??????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 D.人的自由平等 【解析】C。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繁为攻伐”“实天下之巨害”,主张“非攻”,为墨家学说,因此选C。 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