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碗欣赏(花口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瓷碗欣赏——花口碗 花口碗简介: 花口碗碗式之一。因碗口似开放的花瓣,故名。   宋定窑刻划云龙纹花口碗,高5.1、口径20.8厘米。   六出花口、斜壁、浅底、圈足。内壁有与花口相对的凸棱六条,整个碗形犹如绽开的六瓣形花朵,内底划云龙纹。龙身弯曲,张口吐舌,纹饰清晰生动,除口沿外,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白中微泛浅黄。   由于北宋定窑采用覆烧法烧制瓷器,器物倒置于匣钵内,故底足满釉,而口沿刮釉呈涩边,俗称芒口,为了弥补芒口的缺陷,遂采用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的边圈,该碗即有宋时包镶的铜口。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五代,高7.5cm,口径19.2cm,足径7.2cm。   碗呈五瓣花口状,口沿外撇,斜壁,浅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处起棱线。通体施青釉,釉层较薄,釉面玻璃质感强并开细碎片纹。   这件青釉花口碗,釉面虽有水沁痕迹,但造型秀丽,釉色匀净,仍能反映出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的烧造风格。   耀州窑烧制瓷器始于唐代,当时所烧造品种十分丰富。五代时期开始则以烧造青瓷为主,其青翠莹润的釉面和精致优美的造型,并不逊于当时声名显赫的越窑青瓷。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碗心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高3.6cm,口径14.1cm,足径6.5cm。   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   越窑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窑。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具有代表性的佳品。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碗心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碗底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宋,高4.8cm,口径9.5cm,足径3.5cm。   碗呈花瓣状。口内敛,器里凸起、器外凹进10条棱线,将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   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蓝、紫相间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   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青釉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虽然钧瓷所呈现的红色还杂以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呈放射状的紫红色,并非纯正的红色,但它仍然是一个重大成就,对后来陶瓷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特别是为元、明、清各时期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花高士四君子花口大碗   青花高士四君子花口大碗正是这一时期民窑高档器皿的优异代表,此式菊瓣形大碗是正统一朝始见的特色造型,凡此造型的大碗皆是工致质精、青花妍丽之物。其呈十五菊花瓣形,婉转优美,胎薄质坚,釉质厚润微泛淡青,外壁上下分别绘以浪涛纹和回纹,中间则是通景仙山楼阁图,云气翻卷,楼阁隐现,芭蕉迭石与栏杆古松分别点缀其中,碗内心绘一高士闲歇溪边,凝望前方,似深思,似陶醉,予人观之顿入“坐看云起时”之空明静秀的境界。内壁四面对称绘画松柏与芭蕉翠竹装饰,布局新颖独特,亦为空白期所仅见之特色。   本品青花色泽浓妍鲜丽,画笔灵动,沿袭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所画云层常迷漫天际,或从地上涌起,缭绕于亭阁之间,营造出一种亦仙亦幻的气氛。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为三朝所独有。所绘人物大都活动在云雾幻境之中,仙气飘逸,一洗明初瓷绘人物题材的拘谨与生硬,予人深刻感知窑工自由创作、无拘无束的惬意。   本品保存完美,质量佳良,与宣德时期御瓷几无差异,依然秉承御窑之工艺烧造,足以代表彼时高档瓷器的面貌。 1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