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ppt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为什么又要写―― 因为他此时已经被深深的震撼了,记者的身份更让他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作者的意图是告诉人们,纳粹法西斯的罪行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永远不忘,每天都应该是人类的新闻。 探讨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这篇新闻有什么现实意义?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巩固提升】 1.古诗品赏: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语言运用】 1.下列语句都有语病,请将其改通顺。 (1)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解答:句式杂糅。去掉“获得了”或“如潮”。 明确: 除了呼应前文外,还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B、文章最后一段为何再次写到“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追逐游戏”? 奥斯威辛就像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 C、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明确: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东方的“奥斯维辛” 四、拓展延伸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火烧南京城7周之久,遇难者达30万以上。 刺刀下的罪恶 堆积如山的尸体 无声的控诉 日本当局对待历史的态度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省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悲剧之后———我们有人这么做 圆明园遗迹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良知何在?! 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创造美好未来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是为更加珍惜和平,懂得生命的宝贵。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五、课堂小结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 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 今天的“死亡墙” 德国总理向遇难者致哀 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创造美好未来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自己所作《咏史》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作者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色,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