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1042052 邓存康 国贸七班
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抗震救灾激发民族精神的活力 人们常说“多难兴邦”。因为灾难能够激发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一旦降临之后,要战胜灾难、化险为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其中的重要条件。每当灾难发生时,民族精神力量彰显、民族凝聚力增强,其道理也就在这里。灾难往往会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成为民族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转机。这次地震灾害对灾区人民而言是一场灾难,对国家而言则是一场考验。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人从中领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从中感受了中国人民共渡时艰的决心。这种理念、这种能力、这种决心,与民族精神的激励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抗震救灾彰显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时代条件不同,民族精神具体内涵彰显的程度有强有弱。这次抗震救灾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影响。作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经受住了无数次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着坚强的团结与旺盛的生机。这次地震灾害所激发的民族精神,就其核心而言,仍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路救灾大军面对灾难,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绝不言弃,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次地震给灾区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人员死伤惨重,余震接连发生。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参加救援的各路大军,没有被灾难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阻挡,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为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交通,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种种艰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慷慨赴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人文精神的张扬。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既是传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当今时代精神不可缺少的内涵。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地震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要求: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当各路救灾大军到达灾区后,首要任务是救人,在集中力量从废墟里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组织足够的力量救治伤员、安抚伤员。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文精神张扬的体现。同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于受灾群众的安置,也充满了人文关怀。400多万人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其实也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同时,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这种对遇难同胞的哀悼,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爱,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因此,抗震救灾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使中国变得更可贵、更可敬。抗震救灾展示民族精神的价值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精神支撑。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国家之根、民族之脉。这次抗震救灾,进一步说明了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一种凝聚力。一切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走向瓦解和灭亡;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失去精神支柱的民族必将失去民族凝聚力。在地震灾难面前,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力量实现了有效整合,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心系灾情,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再次显现在世人面前。这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说到底来源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激发之后,就会引导民族成员自觉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激励民族成员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的实际证明,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